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各省
分站

公务员考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辅导 > 言语 > 正文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阅读理解(461)

发布时间:2019-06-02 06:57:00 作者:
1.晚清时期,封闭的清政府开始设立“同文馆”,聘请外国人教授英语等外语,其目的主要是在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时尽可能少受蒙骗。但这种最严格限定在技术层面的语言修习,却突进到科技、文化、思想及至意识形态领域,最终引致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语言的交流往往会带来意外的收获,这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期待。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天真的初衷,意外的结果

B.坏事有时也会变成好事

C.语言交流能促进社会进步

D.掌握一门外语如同打开一扇窗户

2.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全新的高科技手段。各个国家纷纷推出相关的措施和计划。然而,数字技术毕竟只是技术手段,最终不可能代替人类的智慧和精神。如果没有正确的理念加以引导,它可能堕落成“数字陷阱”。虚拟性有可能让一种文化变成一种“真实的”幻境,同时也会使那些不具传播强势的文化样式受到来自“文化单极化”的挤压,从而在“马太效应”中更加速其消亡。
下列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只要有正确的理念加以引导,数字技术就可以为文化遗产提供很好的保护

B.正确理念的引领是把数字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前提

C.数字技术的虚拟性对强势文化有利,而对弱势文化不利

D.数字技术会导致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马太效应”的出现

3.

对中国的马克思研究者来说,利用马克思著作的既有中文译本是一个便捷的途径。但为了解读的准确性,研究者有时需要对照马克思的原文,必要时还需对照各主要语种的马克思著作版本。各主要语种的翻译者大都是马克思研究的专家,翻译本身就渗透了他们对马克思文本的理解,因此参照主要语种的马克思著作版本,实际上也是借鉴前人的智慧。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参照主要语种的马克思著作版本是借鉴前人的智慧

B.马克思文本解读,中文译本是一个便捷的途径

C.马克思文本解读,要善于参照主要语种的马克思著作版本

D.马克思文本解读,有时需要对照马克思的原文

4.

有人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都是无颜色的,并且在追求知识时,我们要知道没有颜色的态度,假使这种说法不随意扩大,我也认同。但我们要知道,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对无颜色的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

这段文字中“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 )。

A.研究态度

B.价值取向

C.道德水准

D.兴趣爱好

5.维生素E是一种溶解于油中的维生素,它是一种抗氧化剂,能清除氧自由基,从而保护细胞膜上的脂质,而脂质的氧化与冠心病、癌症、衰老等密切相关。总之,维生素E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但是“需要”并不意味着越大越好。维生素E缺乏在人群中很少发生,只有几种人可能存在问题:胆汁缺乏或脂肪代谢困难的人;罕见的基因异常导致缺乏维生素E转移蛋白的人;因早产而体重严重不足的婴儿。这些情况在人群中都不易出现。 />这段文字所传达的观点是:

A.正常人没必要补充维生素E

B.应该正确认识维生素E的作用

C.人们对维生素E的认识存在误区

D.要特别注意可能缺乏维生素E的人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解析: 文段根据晚清设立同文馆引致社会大变局,说明语言交流会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A、C、D三项均可从原文段中推出。然而设立“同文馆”以及“技术层面的语言修习”并不能被认为是“坏事”,B项表述有误。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2.答案:

解析:

作者的观点在转折词“然而”之后,数字技术只是技术手段,最终不可能代替人类的智慧和精神,因此要运用数字技术就需要人的正确引导,否则会掉入“陷阱”。B项正确。

3.答案:

解析:

文段“但为了解读的准确性,研究者有时……,必要时还……”是关键点,由此可排除A、B项。“研究者有时……,必要时还需…”体现一个递进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后者为重,由此又可排除D选项。故本题选C。

4.答案:

解析:

此题为词语指代题。从文段中看出,“保持没有颜色的态度”是客观的态度,与之对应的“有颜色”即表示主观。“研究态度”和“道德水准”只是主观的表象,排除选项A、C;“兴趣爱好”与“价值取向”相比,后者对人的发展起着更大的决定作用。由原文“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也决定……”可知, “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最根源的主观力量,即“价值取向”,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解析: 文段转折之后的关键点说明的是只有几种特殊的不易出现的人群才会出现维生素E缺乏,反之正常人没必要补充,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