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各省
分站

公务员考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辅导 > 言语 > 正文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阅读理解(297)

发布时间:2017-01-14 10:25:30 作者:
1.1953年出版的《新华字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尽管这部字典内找不到任何编者的姓名,然而,“新华辞书社”五个字背后,汇集了一批声名卓著的大家:叶圣陶、魏建功、邵荃麟、陈原、王力、吕叔湘……《新华字典》集全国之力编著而成,从国家领导人、学术名家,到广大群众,都倾注了各自的心血。
对这段文字的概括准确的是( )。

A.《新华字典》是举全国之力编辑而成的

B.《新华字典》是名家大师的鼎力之作

C.《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

D.《新华字典》在我国辞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

对于爱因斯坦,除了他的相对论之外,他对于科学相关的哲学思考,对诸多社会、政治、文化问题的关注和精辟的言论,有时却在传统只注意传播具体科学知识的科普中缺席了。这不能说不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为恰当的是( )。

A.人们对科学家的了解不足

B.爱因斯坦的哲学理论更值得关注

C.科普所宣传的科学知识应更为广泛

D.真正的科学家研究兴趣是极为广博的

3.

当今职场热捧的“杜拉拉”类心计励志文化已形成一种文化现象,成为今年职场白领图书的新的“职场文化风向标”。随着越来越多的“杜拉拉”的励志图书的出现,以及职场电视剧、电影等的热播,白领生活日益被大众所关注。在“白领文化”导入类似“心计学”“奋斗人际学”的同时不断出现白领的“过劳死”事件,一次次让职场白领生活的残酷的另面冲击大众的价值观。而“杜拉拉”类的励志文化,难以解决白领面对职场压力、情感压力和生活压力的内心困惑、喧嚣和挣扎,也挑战着白领价值观层面和生命层面的深层思考。这也是时下心灵类书籍受白领欢迎的原因。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A.心灵类图书成为职场白领的关注关键点

B.“杜拉拉”类励志文化已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C.心灵类课程受到职场白领的热捧

D.职场心灵类图书受白领欢迎的原因

4.

当农民奔向城市务工、生活时,他们很快发现,让城市接纳他们是何其之难,要想融入城市生活更是难上加难。外出务工潮也导致了乡村精英的严重流失,农村人心离散、人去地荒,中国乡村正经历史无前例的衰变。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

A.中国乡村正经历史无前例的衰变

B.外出务工潮的负面影响

C.外出务工潮导致了乡村精英的严重流失

D.外出务工的农民很难融入城市

5.“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 />以上材料说明(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包容性

B.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

C.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相对稳定性

1.答案:

解析: 该文段关键点内容出现在表示转折关系的词语“然而”之后,“命题人往往在我们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置一些陷阱,比如针对“‘新华辞书社’五个字背后B,汇集了一批声名卓著的大家:叶圣陶、魏建功、邵荃麟、陈原、王力、吕叔湘……”设置了一个干扰选项B,如果考生不细心,那么很有可能会掉进陷阱。但是如果你把关键点部分内容读完,你会发现B选项仅仅只是提到其中的一个方面,文段关键点部分提到了三个大的方面,不仅有学术名家、国家领导人还有广大群众,全面概括得到《新华字典》是举全国之力编辑而成的,A选项为正确答案。

2.答案:

解析:

文段第一句话说科普在传播有关爱因斯坦的科学知识时只注意其相对论等科学知识的传播,而忽视了其在社会、政治、文化方面的精辟言论。即诸如此类只关注具体科学知识的科普是令人遗憾的,也就是想说明科普也应该关注具体科学知识之外的知识。因此,答案为C。A项对文段理解错误,并不是认识不足,知识科普宣传知识面不够。B项的“更值得关注”在文段中无从体现。D项文段没有提及,文段并未说真正的科学家应该如何。

3.答案:

解析:

文段结构为分一总,第一句陈述一种客观事实,第二、三、四句从正反两方面讲述这种客观事实的影响,转折词后的内容是这一部分的关键点内容,即“‘杜拉拉’类的励志文化难以解决白领所面临的问题”,最后一句的“这”承接、概括上文。故排除选项>B>,答案选>D>。>A>项的“关注”这一动词是一个主动动作,是说白领主动关注心灵类图书,而文段重在说明图书对白领的影响,是被动的关系。>A>项错误。>C>项“心灵类课程”文段未提到,排除。

4.答案:

解析:

文段第一句话阐述农民进城务工,城节很难接纳他们,他们也很难融入城市的生活;第二句话阐述外出务工也给农村带来相应损失。综合两句话的主要内容,文段谈论的是农民进城务工的负面影响,即B项。A项与文段谈论的主题不符,文段主题是农民进城务工,而不是中国乡村;C、D两项只是负面影响的某一方面,表述片面。本题答案为B。

5.答案:

解析: 文段是分总结构。最后一句做出总结,“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可知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