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各省
分站

公务员考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辅导 > 判断 > 正文

公务员考试练习题:定义判断(300)

发布时间:2016-12-14 10:00:49 作者:
1.

平反,是对处理错误的案件进行纠正。

以下哪项最为确切地说明了上述定义的不严格?( )

A.对平反的客体应该具体分析。平反了,不等于没错误

B.对原来重罪轻判的案件进行纠正不应该称为平反

C.对案件是否处理错误,应该有明确的标准

D.应该说明平反的主体及其专业性

2.

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化、难于格式化且难于转移的知识。显性知识是能用文字和数字表达出来,容易以数据的形式交流和共享的知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隐性知识的是( )。

A.某医务工作者脑海里记忆的有关医学常识

B.某医生从医多年的临床经验

C.某员工熟记的公司规章制度

D.某教师概括总结的课程章节知识链

3.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因提供劳动而获得的所有报酬的总和,它等于工资和福利之和。根据以上定义,下面哪种属于劳动报酬?( )

A.小王超额完成计件任务500件,按单价10元计,公司付给他5000元人民币

B.小王超额完成任务,公司除发一定数目的工资外,给了他两周的带薪假期

C.小王把公司发的5000元用来购买股票,获得了2000元的收益

D.小王完成任务后又加班工作了4小时,公司付给他400元的加班费

4.

行政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基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请求,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判决,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属于行政诉讼的是( )。

A.某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因酒后发疯打伤一人,被告上法庭

B.两个国营企业因为经济纠纷而打官司

C.人大代表对某行政法规的合理性提出怀疑,并提交修改意见

D.某地公民因乡政府违章占用耕地,而对其提出控诉,要求给予赔偿

5.

回避条件作用是指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预示出现时,个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景,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概率增加。

下列属于回避条件作用的是( )。

A.因为贪睡不愿起来吃早餐

B.碰到烫的东西,赶紧缩回手来

C.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去

D.看见地上的垃圾后绕开

1.答案: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关键词

定义的关键词有“错误的案件”。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处理错误的案件包括重罪轻判、轻罪重判和无罪而判,后两种可称平反,第一种不能叫平反,本题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解析:

隐性知识定义的关键信息是“高度个性化”“难于格式化”“难于转移”。A项,工作人员脑海中的医学常识不是高度个性化的,不符合隐性知识的定义,排除;B项,医生从医多年的临床经验是高度个性化的,不能用文字和数字表达出来,且无法转移,符合隐性知识的定义;C项,员工熟记的规章制度是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不符合隐性知识的定义,排除;D项,教师概括总结的课程章节知识链是可以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并共享的,不符合隐性知识的定义,排除。故本题选择B。

3.答案:

解析: 劳动报酬的关键信息:(1)原因状语“提供劳动”;(2)工资和福利之和。A项和D项中明确指出报酬因为超额完成以及加班所得,只属于工资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的报酬,不符合(2);C项中收益是股票所得,不是劳动所得,不符合(1);B项中超额完成任务,是劳动所得,同时包括工资和福利带薪假期,符合定义。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4.答案:

解析:

题干中的关键词有:主体是“人民法院”,客体是“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 的合法性”,D选项中“乡政府违章占用耕地”属于行政机关具体的行政行为。而A选项中“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酒后伤人”,B选项中“经济纠纷”都不属于行政机关的行为,C选项中“行政法规的合理性”不属于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以选择D选项。

5.答案: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预示出现”、“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几率增加”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B项碰到烫的东西缩回手、C项中的避开人声嘈杂的环境、D项中的看见垃圾绕道走均为已出现的情景,不符合“预示出现”的条件,均排除;A项,因为贪睡不愿起来吃早餐,属于预先做出的反应,且这种行为具有持续性,发生几率会增加,符合定义要件。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