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各省
分站

公务员考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辅导 > 言语 > 正文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阅读理解(238)

发布时间:2016-11-07 09:19:28 作者:
1.

知识财产作为一种私有财产,持有人拥有完整的占用、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在博客上发表作品,等于免费让公众浏览和欣赏,部分博客“作家”放弃从中获利,那也是他们在行使属于自己的权利。但是,其他博客、网站以及网下的其他媒体去摘编、转载、出版博客上的内容,情况就不那么简单了。

根据这段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网下的其他媒体不能摘编博客“作家”在博客上发表的作品

B.甲博客转载乙博客的文章不是不可能

C.所有在博客上发表作品,免费让公众浏览和欣赏的作家都是博客“作家”

D.博客上发表的作品不容易被出版

2.

世界记忆工程是世界遗产项目的延续。世界遗产项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发起的,比世界记忆工程早20年,它关注的是自然和人工环境中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如具有历史、美学、考古、科学和人类学研究价值的建筑物或遗址。而世界记忆工程关注的是文献遗产,具体讲就是手稿、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的任何介质的珍贵文件,以及口述历史的记录等。

根据这段文字,世界遗产项目与世界记忆工程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

A.文化与档案

B.实物与遗迹

C.实物与记录

D.遗产与文献

3.

城市是人类文明精华的汇聚之地,数千年来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光芒在此交相辉映,然而演进至今,城市却遭遇各种挑战,诸如人口膨胀、饮水卫生、安全隐患、环境污染和交通拥挤等问题日益凸显。如果不加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终将严重制约城市的发展。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城市发展面临危机

B.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所在

C.城市的演进伴随着各种问题

D.城市要健康发展必须积极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

4.>这个时代有两个看似彼此矛盾的趋向:一方面,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改善及获得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人们能对各种传言作出更清醒的理性判断:但另一方面,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和技术进步也使谣言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往往来不及分辨各种信息的真假。虽然人们总是假定,只要不断改善人类的理性水平,并使信息透明化,就能消弭谣言产生的土壤,但迄今为止这一直只是个理想。没有哪个社会的人所传播的信息是完全正确的,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为了尽快获知自己所关心的真相,常常都在不知不觉中传播着谣言。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的理性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就能阻止谣言的产生

B.谣言的传播往往反映了人们迫切想了解真相的需要

C.人们的理性判断与信息技术的进步是彼此矛盾的趋向

D.信息的增长和技术进步是谣言产生的主要根源

5.

知识作为人类认识的结果,是一个外延很大的概念。它一般包括四个层次或方面,即常识、经验概括、科学知识和哲学知识。所谓常识,主要包括格言、谚语等一般人普遍熟知的知识,它往往不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而科学知识是一种理论体系,具有逻辑性、系统性。

这段话支持了一个论点,即( )。

A.科学知识是绝对真理,不容置疑

B.与科学知识相比,常识有很多经不起推敲的地方,即其中包含着许多错误

C.常识都不可信

D.科学知识中包含着常识

1.答案: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根据“其他博客、网站以及网下的其他媒体去摘编、转载、出版博客上的内容,情况就不那么简单了”可知,A项表述绝对,B项正确;C项观点无法从材料推出;D项错误,根据“但是......出版博客上的内容,情况就不那么简单了”不能推出博客上发表的作品不容易被出版。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材料主要介绍了世界遗产项目和世界记忆工程,“世界遗产项目”主要关注的是“文化和自然遗产”,如建筑物或遗址,是实物;“世界记忆工程”主要关注的是“文献”遗产,如珍贵文件和记录,是一种文字记录,所以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实物与记录,C为正确答案。A项中的“文化”不准确,两者都具有文化内涵;B项珍贵文件和记录不是“遗迹”,排除;世界遗产项目和世界记忆工程都是关于“遗产”的项目,只不过研究的遗产内容不同,“遗产”不是区别,而是共性,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解析:

根据提问“主旨”一词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材料前段的内容是铺展背景,提出城市演进中出现的问题,其后用假设条件句“如果”引出条件内容和后果,那么条件的部分就是“应该加以有效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条件部分就是材料的表面主旨,而D项就是对条件的同义替换。A、C项是问题,而材料的关键点在于面对问题的做法;B项是材料的信息之一,但只是背景铺垫。

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

解析: 这是一道细节理解题。A项属于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谈到如何阻止谣言的方法。C项描述的是偷换了概念,应该是理性判断与人们分不清真假似乎是矛盾的。D项属于无中生有,没有谈及谣言产生的根源。而B项来源于文段的末尾,属于同义替换,“往往”替换的是“常常”,故选B。

5.答案: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

由最后两句对“常识”和“科学知识”的解释可知,常识往往不能认识事物本质,那么就会导致有时不能正确理解事物,故B项可以推出。

A、C两项表述都绝对化,不能从文段找到根据;D项在文段中也没有体现。

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