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各省
分站

公务员考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辅导 > 言语 > 正文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274)

发布时间:2016-11-02 10:44:08 作者:

人体免疫细胞能发现并杀死被感染的细胞而不伤害健康的细胞,其机理一直困惑着人们。科学家最近初步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被感染的细胞能发出信号向免疫细胞求救。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最近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人体细胞中大都含有肽,它是细胞健康状态的标志物。细菌或病毒侵入细胞后会破坏该细胞①,同时自己也分解繁殖。这时肽分子就会与细菌或病毒碎片结合。这样,附近的免疫细胞就得到该细胞②受感染的信号,然后通知其他免疫细胞一同将受感染的细胞及其中的感染物杀死。

该科研小组是利用X射线晶体分析法发现这一奥秘的。他们选用了能诱发某些白血病的HTLV病毒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免疫细胞T细胞中发现了这一病毒的受体。当肽分子与该病毒③残片结合后,就会激发附近的T细胞上该病毒④的受体,从而使T细胞发挥作用。科学家说,T细胞上含有上百万个不同的受体,利用它可发现大量细菌或病毒并将受其感染的细胞杀死。

1.1.文中有两组数字标记的“该细胞”和“该病毒”,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1.2.文中“它(肽)是细胞健康状态的标志物”的意思是( )。

A.人体细胞在健康状态下,其中才会有肽分子存在

B.肽在细菌或病毒入侵后能发出求救信号,维护人体健康

C.人体在健康的状态下,细胞内含有的肽相对较多

D.肽分子能将入侵的细菌或病毒分解并与其碎片结合

1.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里兰大学科研小组发现肽与T细胞合作的奥秘,是利用了X射线晶体分析法

B.科研小组发现,肽分子向T细胞发出求救信号的方法是激发T细胞内存在的受体

C.科学家说,能发现并杀死各种不同的细菌或病毒的T细胞上的受体有上百万个

D.一些科学家说,发现细菌或病毒,杀死被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细胞的是T细胞内的受体

2.1.

下列对“禽流感”的定义,准确的一项是( )。

A.禽流感是人类在直接接触受H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5N1病毒后受到感染的一种传染病

B.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

C.禽流感是能同时给禽类和人类造成大量死亡的流行性感冒传染病

D.禽流感是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

2.2.

对文中“缺乏能像跟踪人类疾病那样监控动物疾病的有力机制”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指兽医与人类健康专家之间缺少联系

B.指人类无法控制禽流感,说明这个世界十分脆弱,连小小的病毒都对付不了

C.感叹世界上还没有跟踪鸟类、监控动物疾病的机构

D.指全球公共卫生网络在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门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等方面还存在漏洞

2.3.

不属于专家们认为及时公布疫情信息的好处的一项是( )。

A.可能控制禽流感的蔓延

B.减少经济损失

C.降低诊断试验的费用以及在国际卫生组织之间分享更多的信息

D.使科学家能确定传播病毒的动物

2.4.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动物疾病,要求成员向其报告动物疾病的情况

B.医学院和兽医学院需要更多合作

C.世界卫生组织已开始研究建造水坝和其他环境因素可能怎样改变了鸟类的迁徒方式,并促进了禽流感的传播

D.科学家已从鸭子、鹅、天鹅和火烈鸟等各种动物身上查出H5N1变异病毒

过去5亿年里,地球高温期一般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时期相吻合,反之亦然。目前,科学家正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以预测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时地球气候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而不仅仅依靠计算机模型的预测。

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可利用各种各样的线索。岩石可以揭示它们形成时期的环境信息,如许多岩石只能在有液态水的地方才会形成。测量南极冰盖中微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溯的时间并不长。要了解更久远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必须用间接方法,如建立模型来研究各种长期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的因素。这些模型能显示数千万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含量的变化,但是无法提供短期波动的信息。测量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密度,也可以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另外,还可以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洋酸度有关,而海洋酸度又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相关联。

研究过去的气候变化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气候敏感性。气候敏感性,是指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时的辐射强迫所产生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根据相关研究,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一倍,地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摄氏度。但是,当地球气候变暖时,很多因素都会跟着一起变化。例如,气候变暖使大气中包含更多水蒸气,而水蒸气是一种强力的大气保温气体;气候变暖还会减少积雪和缩小海洋的覆盖范围,这将导致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

联合国有关机构最近预测:在考虑了这些反馈效应之后,计算机模型得出的气候敏感性在2~4.5摄氏度之间,最佳估计值为3摄氏度。其实,计算机模型只考虑了对变暖效应的快速反馈,而那些几十年或几百年之后才会显现的反馈,例如陆地冰原范围的变化则被忽略了。因此,真正的气候敏感性可能比计算机模型预测的更高。

由于现有的气候模型无法考虑长期反馈的影响,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唯一的途径是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为了使结果更准确,科学家研究了和现在相似的上新世早期(约450万年前),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400ppm(1ppm=百万分之一),仅比现在高一点,但当时的地球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3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25米,而永久冰盖面积也比现在小。对上新世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敏感性为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一倍,平均气温升高4.5摄氏度。

如果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那么可以【 】,短期内地球平均气温会升高3摄氏度左右,而且在接下去的几百年里,气温还将持续【 】,被全球气候变暖困扰的人类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3.1.下列关于“气候敏感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的条件下,气候敏感性越高表明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越大

B.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目前只能够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气候的影响

C.联合国有关机构用计算机模型预测气候敏感性时,充分考虑了随着气候变暖而变化的各种因素

D.不同时期气候敏感性不完全相同,研究上新世早期气候敏感性对认识今天气候变暖颇有价值

3.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地球过去的气候变化中,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必然伴随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反过来,全球平均气温降低则意味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B.地球平均气温的上升会造成地球积雪的减少和海冰覆盖范围的缩小,这样将使得来自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会导致地球平均气温进一步升高

C.植物叶片气孔的疏密程度与其生长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关,根据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疏密程度,可分析这种植物生长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D.对上新世早期的研究发现: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即使幅度不大的上升也会造成平均气温升高,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使永久冰盖面积缩小

3.3.要获得确切的气候敏感性的关键是( )。

A.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B.依靠计算机模型得出的预测

C.研究过去大气中气温的变化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D.测量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密度及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

3.4.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球上有一些岩石是能够在没有液态水的地方形成的

B.分析南极冰盖微气泡里面的气体能够间接了解数千万年以来的大气成分

C.测量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有助于了解特定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D.变暖效应的长期反馈使地球气温上升可以持续数百年

3.5.填在短文【 】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猜测 升高

B.预见 攀升

C.预测 改善

D.估计 改善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大洋钻探:揭示地球环境的历史档案

为了解自己生存环境的变化,人类对地球的视野不但要在空间上拓宽,也需要在时间上扩展。地球的环境演变,在不同场合留下了各种各样的“历史档案”,惟独在深海沉积中留下的最为连续、最为全面。对深海大规模的系统研究开始于1968年的深海钻探计划。“深海钻探”、“大洋钻探”和“综合大洋钻探”深海研究的三部曲,是国际地球科学历时最长、规模最大,也是成绩最为突出的合作研究计划。前面说到的“板块”理论,正是DSDP在大西洋洋底的钻探取样和测年分析,发现从大洋中脊向两侧的玄武岩基底年龄越来越老,为洋底扩张的假说提供了决定性的证据。30年前在南大洋的钻探,发现澳洲和南美洲是在二三千万年前才完全离开南极大陆的,于是南大洋形成环南极洋流,造成南极的“热隔离”,结果导致南极冰盖的出现。深海钻探的这项发现,被誉为古海洋学新学科建立的标志。

总之,深海钻探和大洋钻探35年来在全球各大洋钻井近3000口,证实了板块构造学说,创立了古海洋学,把地质学从陆地扩展到全球,导致地球科学一场真正的革命,改变了固体地球科学几乎每一个分支的发展轨迹。

①确实,一些地球环境的历史变化,没有深海海底的钻探取样,是可能发现不了的。②到533万年前海面上升,与大西洋的通道恢复时,“地中海盐度危机”便告结束,大西洋水又呈瀑布状泻入地中海。③现在查明,由于地中海四面被陆地包围,只以水深300米的直布罗陀海峡与地中海连通,一旦构造运动将通道锁闭,地中海便变为一个巨型蒸发盐湖。④20世纪70年代初地中海的深海钻探,发现了二三千米厚的岩盐、石膏层。⑤这类蒸发岩应当是干旱地区的产物,地中海现在水深可达5000米,面积相当于黄海、渤海、东海总和的两倍,居然出现沙漠环境下的岩层,成为轰动一时的科学新闻。⑥距今596万年前开始,相当于全大洋6% 的盐分在这里沉淀形成巨厚的蒸发岩层。
我们常说的沧海桑田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现在看来这一类超出常识范围的灾变事件,地质历史上也【 】。现在水深超过2000米的黑海,也只有20多米水深的海峡与地中海相通。近200万年来黑海基本上是个大湖,大约一万年前湖面低于地中海近百米,但随着冰盖消融、洋面上升,到7000多年前地中海海面上升,突破博斯普罗斯海峡涌入黑海,突然造成灾难性洪水事件,最近科学家考证,认为这就是圣经里“诺亚方舟”故事的原型。
上述灾变属于区域性事件,深海钻探还发现了规模更大的全球性巨变。6亿年前,地球的两极大部分时间并没有冰层覆盖,像现在这样南北两极都有冰盖是绝无仅有的特殊时期。和现在反差最大的,是一亿年前恐龙盛行时的地球。当时,高纬度区的温度比现在高出15°C,大气CO2浓度至少比现在高3倍,出现了几百万年大洋底部缺氧的现象,在洋底发现有机质大量堆积,在中东是石油的形成期。
距今最近的环境巨变,是两万年前的冰期,当时整个加拿大,美国和西欧的北部,全都压在几千米的冰盖之下。为什么会出现冰期?这种冰期还会不会再来?什么时候再来?一直是学术界必须回答的问题。现在已经明白:100年前阿尔卑斯山发现的几次大冰期、50年前太平洋沉积中碳酸盐含量的旋回,其实都是地球运行轨道几何形态变化。气候轨道驱动的发现和证实,是20世纪地球科学最辉煌的成就之一;轨道周期在世界各大洋地层中的对应性,为地质时期的纪年提供了天文学的标尺。但后来又发现,极地冰芯气泡反映的大气CO2浓度,和深海沉积中氧同位素反映的冰盖消长,都和地球轨道呈现同样的周期现象。轨道周期如何能造成CO2的变化?在冰期旋回中,究竟是高纬度冰盖的物理变化,还是低纬区碳循环的化学变化起着主导作用?这正是大洋钻探当前面临的课题。
1999年春,由我国科学家建议、设计和主持的南海大洋钻探,钻井17口、取芯5000米,实现了中国海深海科学钻探零的突破,首次取得了2300万年气候旋回的深海连续记录,其中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发现了40~50万年大洋碳储库的长周期变化,为探索热带碳循环在气候轨道周期中的作用提出了新认识。

4.1.

对“大洋钻探”的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深海钻探和大洋钻探证实了板块构造学说,创立了古海洋学,把地质学从陆地扩展到全球,导致地球科学一场真正的革命

B.大洋钻探大大促进了对在深海沉积中留下的最为连续、最为全面的地球历史档案的发掘

C.很多地球环境的历史变化,没有大洋钻探很可能就发现不了

D.大洋钻探始于1968年的深海钻探计划

4.2.

对于“地中海”和“黑海”的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地中海在几百万年前是一个巨型蒸发盐湖

B.地中海和黑海之间是博斯普罗斯海峡

C.距今596万年前的时候,相当于太平洋6% 的盐分在地中海沉淀形成巨厚的蒸发岩层

D.根据科学家的考证,黑海就是“诺亚方舟”的原型

4.3.

下列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南极的冰盖是地质史上超出常识范围的灾变事件

B.恐龙盛行地球的时期也正是中东石油的形成期

C.地中海现在水深可达5000米,面积相当于黄海、渤海、东海总和的两倍

D.在地质历史上,南北极一般是没有冰覆盖的

4.4.

对“冰期”的表述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冰期的出现与消失是一个无限交替的过程

B.冰期的出现和消失与地球运行轨道有对应关系

C.冰期的出现与否与大气中的CO2没有关系

D.以上都不符合文意

4.5.

以下表述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

A.我国科学家通过南海深海钻探,在大洋钻探的前沿问题的研究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B.高纬度冰盖的物理变化由低纬度碳循环的化学变化主导,因此我们应当切实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C.研究证实,气候的变化与地球运行轨道的变化有对应性

D.地球运行轨道的变化可能影响到大气中CO2浓度

4.6.

第三自然段的6句话,合理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⑤③⑥②

C.⑥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②⑥

4.7.

文中【 】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A.无处不在

B.随时发生

C.不乏实例

D.比比皆是

21世纪,富人与穷人的健康问题将空前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疾病的全球化意味着人们健康的相互依存。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消除卫生发展的障碍》报告指出,病毒和细菌严重地威胁着各国的稳定和经济发展。目前,在全球的死亡青年和儿童中,半数以上是罹患①了诸如艾滋病、疟疾、肺结核、麻疹、腹泄②和肺炎等传染病。仅1998年一年,这些疾病在全世界就夺去了1100万人的生命。以艾滋病为例,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以惊人的速度蔓沿③,逐渐( )成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目前,在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能发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一些国家的成年艾滋病患者已超过其总人口的1%。据不完全统计,截止④2000年底,全世界有220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3610万人正忍受艾滋病的折磨,艾滋病毒已跨越国界,任何希望把艾滋病挡在国门之外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此外,全球气候变暖也利于某些疾病的传播。曾经a只限制b在世界c某些地区发作的登革热和疟疾现d正在向新的地区扩散。因为在过去15年中,北部许多地区变得更加潮湿和温暖,使蚊子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滋生,疟疾的发病率明显上升。随着地球气候的变化,许多疾病的全球化将成为日益严重的现实问题。

5.1.

①②③④没有错别字的一词是( )。

A.罹患

B.腹泄

C.蔓沿

D.截止

5.2.

文中括号处恰当的措辞是( )。

A.演变

B.演进

C.演绎

D.演化

5.3.

文中a、b、c、d四个词中不可删的是( )。

A.曾经

B.限制

C.世界

D.现

5.4.

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是( )。

A.艾滋病的传播是无情的,其扩散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B.在无情的艾滋病世界中,是没有我们和他们之分的

C.艾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是目前最危险的敌人

D.各国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如何阻挡艾滋病的传播

5.5.

本文支持的观点是( )。

A.艾滋病、疟疾、肺结核等传染病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主要杀手

B.地球气候的变化使传染病的扩散成为日益严重的现实问题

C.疾病的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人们的健康紧密相关

D.病毒和细菌严重地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1.1.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词语理解。定位被标记的词语,易知两个“该细胞”均指被细菌或病毒侵入的细胞,两个“该病毒”均指HTLV病毒,故正确答案为C。

1.2.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语句理解。由“细菌或病毒侵入细胞后……这时肽分子就会与细菌或病毒碎片结合。这样,附近的免疫细胞就得到该细胞受感染的信号……”可知,肽在细菌或病毒入侵后能发出求救信号,从而维护人体健康,故称为“细胞健康状态的标志物”。B正确。

由“人体细胞中大都含有肽”可知,不管人体细胞与否,都有胎存在。故A、C项错误。由“自己也分解繁殖”可知,入侵的细菌或病毒会自行分解,并非肽分子作用的结果。

故正确答案为B。

1.3.答案:

解析:

C项“能发现并杀死各种不同的细菌或病毒的T细胞的受体有上百万个”一句有歧义,是“杀死细菌或病毒”还是“杀死受体”,没有说清楚。所以选择C项。由“该科研小组是利用X射线晶体分析法发现这一奥秘的”可知,A项正确。由“当肽分子与该病毒残片结合后,就会激发附近的T细胞上该病毒的受体”可知,B项正确。由“科学家说,T细胞上含有上百万个不同的受体,利用它可发现大量细菌或病毒并将受其感染的细胞杀死”可知,D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2.1.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词语理解。

对“禽流感”的定义表述集中在第一自然段,分析可知,此段第一句话描述了什么是禽流感,第二、三句话讲的是禽流感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细读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可以发现“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是对禽流感的通俗解释,后半句“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才是比较准确的定义,所以B正确。

A选项表达的是禽流感的传播途径;C选项“给禽类和人类造成大量死亡”中的“人类死亡”在材料中并没有提到。

故正确答案为B。

2.2.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语句理解。

定位原文,根据引文后的句子可以得到我们需要的信息:“全球公共卫生网络在监控许多对人类造成影响的动物疾病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这些漏洞包括世卫组织内部系统的信息传达问题、设施的不完备,以及部门信息资源没有共享等等,D选项最能完整表达这个意思。

A选项是D选项“漏洞”的其中一个方面;B、C选项与文意不符。

故正确答案为D。

2.3.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解答本题的关键句是“如果及早发现并做出有效反应,本来可能控制禽流感的蔓延、减少经济损失,并使科学家们能确定传播病毒的动物”,由此得知,A、B、D选项都属于及时公布疫情信息的好处。

C选项是改善对动物疾病的监控的措施。不属于及时公布疫情的好处。

故正确答案为C。

2.4.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

根据第三自然段“虽然世卫组织研究一些动物疾病,但它并没有要求成员向其报告这些动物疾病的情况”可以很明显的看到,A选项的表述是错误的,当选。

B、C、D选项为材料中都有提到。

故正确答案为A。

3.1.答案:

解析:

由第4段“其实,计算机模型只考虑了对变暖效应的快速反馈……则被忽略了”,可知“联合国有关机构”使用计算机模型预测气候敏感性时,并未充分考虑各种因素,C项错误,当选。

3.2.答案:

解析:

A项以偏概全,由第1段“过去5亿年里,地球高温期一般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时期相吻合,反之亦然”可知,是“一般”而非“必然”,排除A。B项指代对象理解错误,由第3段“气候变暖还会减少积雪和缩小海洋的覆盖范围,这将导致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可知,是“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而非“来自太空的太阳辐射”,排除B。D项,由第5段“但当时的地球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3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25米,而永久冰盖面积也比现在小”可知,“永久冰盖面积比现在小”与“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3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25米”是并列关系,而非因果关系,排除D。由第2段“测量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密度,也可以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可知,C项正确,当选。

3.3.答案:

解析:

由原文第4段的最后两句话可知,计算机模型的预测并不能获得真正的气候敏感性,因此B项错误。由第2段可知,D项的测量手段只是为了“研究更久远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而非“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因此,D项错误。由第5段的“唯一的途径是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可知,C项偷换概念,把“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换作“气温的变化”。故本题答案为A。

3.4.答案:

解析:

由第2段的“测量南极冰盖中微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溯的时间并不长”可知,B项的“数千万年”推断错误,当选。

3.5.答案:

解析: 先看第二空。“改善”意为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质量等方面比原来高;“改善”指提拔、向高处运送、改善。由词义可知,“改善、改善”的主语通常为人,排除C、D。第一空,由后面的“短期内”、“接下去的几百年里”可知,“预见”比“猜测”更契合文意,因此本题答案为B。

4.1.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词语理解。

根据原文“对深海大规模的系统研究开始于1968年的深海钻探计划。”以及“深海钻探”、“大洋钻探”和“综合大洋钻探”深海研究的三部曲,可知是对深海大规模的系统研究始于1968年,并不是大洋钻探始于1968年,D错误。ABC三项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故正确答案为D。

4.2.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根据原文“距今,596万年前开始,相当于全大洋6%的盐分在这里沉淀形成巨厚的蒸发岩层。”可知,是“全大洋”6%的盐分在这里沉淀,而不是太平洋6%的盐分在地中海形成沉淀,所以C项错误。ABD选项均为原文。

故正确答案为C。

4.3.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根据文章第四段第一句“我们常说的沧海桑田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现在看来这一类超出常识范围的灾变事件,地质历史上也……”可见,下文叙述的内容必然是列举超出常识范围的灾变事件。先叙述的是黑海的区域性事件,接着介绍了规模更大的全球性巨变,即南北两极的冰盖事件。A项只说南极的冰盖是地质史上超出常识范围的灾变事件,忽略了北极,所以A项不符合文意。BCD在原文中可以找到。

故正确答案为A。

4.4.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

根据原文“100年前阿尔卑斯山发现的几次大冰期、50年前太平洋沉积中碳酸盐含量的旋回,其实都是地球运行轨道几何形态变化。”文章并未涉及冰期的出现与消失是怎样的过程,只证实了冰期的出现是由于地球运行轨道几何形态变化产生的。所以A项错误,B项符合文意。依据“但后来又发现,极地冰芯气泡反映的大气CO2浓度和深海沉积中氧同位素反映的冰盖消长,都和地球轨道呈现同样的周期现象。”可知冰期的出现和二氧化碳还是有关联的,所以C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4.5.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根据“在冰期旋回中究竟是高纬度冰盖的物理变化,还是低纬区碳循环的化学变化起着主导作用?这正是大洋钻探当前面临的课题。”可知B项说“由低纬度碳循环的化学变化主导”绝对,同时,文中更没涉及到温室左体排放。

故正确答案为B。

4.6.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语句排序的能力。

可以采用排除法。本题可用排除法,首先⑥有指示代词“这里”,如果放在句首,指示不明,故排除C项。根据时间顺序,⑥是>距今596万年前,②是距今>533万年前,可知⑥在②前。排除A、D两项。

故正确答案为B。

4.7.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逻辑填空。

文中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是在地质史上也有一类超出常识范围自灾变事件。如果用“无处不在”、“随时发生”或“比比皆是”显然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只有用“不乏实例”才能表达出地质史上确实有过这种灾变的意思。

故正确答案为C。

5.1.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

“腹泄”应为腹泻,“蔓沿”应为蔓延,“截止”应为截至。A项没有错别字,故正确答案为A。

5.2.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逻辑填空题。

定位原文,可知空格所在的句子主要是说艾滋病逐渐发展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选项中,A项“演变”意为变化发展,符合语境。

“演进”指逐渐的进化;“演绎”指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演化”指生态的群落或自然群落的逐渐进化。B、C、D三项均与语境不符,予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5.3.答案:

解析:

由提问可知,词语可删表明删除该词语后,句子不会改变原意。选项中,“只”和“限制”是同义词,“现”和“正”是同义词,“世界某地区”中的“世界”范围过大,无实际价值,因此B、C、D可删除,不会改变句子的意思。但A项“曾经”不可删,它表明过去和现在的一个对比,删除之后会改变句意。

故正确答案为A。

5.4.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语句理解题。

文章首先指出疾病全球化意味着人们健康的相互依存,接下来以艾滋病为例,点明艾滋病逐渐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划线句子主要是强调艾滋病的全球化扩散趋势是难以阻挡的。A项对该句的理解最为全面。

B、C项均未提及艾滋病扩散的问题,因此排除;D项强调的关键点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偏离文意。故正确答案为A。

5.5.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文章第一句话就表明了全文主旨,即“21世纪,富人与穷人的健康问题将空前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疾病的全球化意味着人们健康的相互依存。”接下来,文章引述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消除卫生发展的障碍》报告并以艾滋病为例,对该观点进行了论证和支持。C项符合文意。

其他三项表述片面,没有抓住主体词“疾病的全球化”,予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