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各省
分站

公务员考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辅导 > 言语 > 正文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语句表达(224)

发布时间:2016-09-07 09:51:16 作者:
1.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无论美国或其他什么国家,都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他国人民。

B.本书作者希望这本书能引导读者在学习英语句型方面起举一反三的作用。

C.我本想这次能在北京与你见面,到京后才知你正忙于创办合资企业,已经到深圳了。

D.经过经理耐心解释,顾客才怒气渐消,带着所购物品离开商场。

2.

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而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观赏、吟咏描绘。原因何在?恐怕是一种感情的影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就连我们的古人不也留下 的诗句吗?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D.“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3.

下列各种,没有语病的是( )。

A.城市发展论坛的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城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预测城镇化速度和趋势上,而对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政策的负面影响则明显被忽略。

B.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全局性和普遍性,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的生产、加工、流通、储备等粮食产业发展状况构成了国家粮食安全。

C.一首老歌往往会令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能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

D.学校南边的那片树林,早被人们砍光了。

4.

叔本华一生为噪音所苦,并举歌德、康德、李克登堡等人的传记为例,指出几伟大的作家莫不饱受噪音折磨。其实不独作家如此,一切需要思索,甚至仅仅需要休息或放松的人,皆应享有宁静的权利。有一种似是而非的论调,认为好静乃是听觉上的“优洁癖”,知识分子和有闲阶级的“富贵病”。在这种谬见的笼罩之下,噪音的受害者如果向“音源”抗议,或者向第三者,例如警察吧,去申冤投诉,一定无人理会。“人家听得,你听不得?你的耳朵特别名贵?”是习见的反应。所以制造噪音乃是社会之常态,而干涉噪音却是个人之变态,反而破坏了邻里的和谐,将不见容于街坊。诗人库伯说得好:“ 。”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聒噪的人总是颠倒黑白

B.吵闹的人总是理直气壮

C.人啊,保护好你的耳朵

D.爱好清静,是你的罪证

5.

下列语句使用了类比表达方式的是( )。

A.我们都是近视眼,模糊了离我们最近的幸福

B.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找寻新的天地,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

C.多余的财富只能买来多余的东西,灵魂的必需品一件也不需要用钱来买

D.在宇宙的秩序中,人类有独特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也有独特的地位

1.答案: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为病句辨析题。

B项语序有误,应改为“本书作者希望这本书能在引导读者学习英语句型方面起举一反三的作用”。

A、C、D项没有语病,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解析:

“日薄西山”指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或事物衰微接近灭亡。“气息奄奄”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A项描写的是登楼看见的景色,景象壮阔,气势雄浑。B项描写的是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D项描写的是一轮白日,跃出平地,喷薄而上的景象。A、B、D三项表达的都是积极的意思,可知与原文的语境不符。C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描写的是只见夕阳放射出迷人的余晖,然而这一切美景将转瞬即逝,不久就会是被那夜幕所笼罩的情景,这与文段的整个语境是相符的。故本题选择C。

3.答案:

解析:

A项句子结构混乱,“对”和“被”应删除其中之一;B项宾语残缺,句尾应补充“的重要基础”;C项成分赘余,“原因之一”和“因为”表义重复,应删除“因为”;D项无语病。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

解析:

文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主旨,前两句话是立论,第二句话是中心观点;后面几句话列举了反面观点,倒数第二句话运用归谬法,让我们看到制造噪音反倒有理了,B项最能承接、总结这层意思。A项与前文意思不太衔接得上,前文说的“常态,)<‘变态”颠倒不是制造噪音的人造成的,而是社会默认的;C项与前文脱节;D项表达不出作者的反对态度。所以本题选B。

5.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类比修辞是基于两种不同事物间的类似,借助语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摩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

D项“在宇宙的秩序中”和“在人生的秩序中”、“人类有独特的地位”和“童年也有独特的地位”分别构成类比。

A项用“近视眼”比喻“看不清离我们最近的幸福”;B项用“不在于……而在于”构成取舍关系,前后没有形成类比;C项前一分句表肯定,后一分句表否定,也不构成类比。

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