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各省
分站

公务员考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辅导 > 言语 > 正文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223)

发布时间:2016-09-06 09:46:45 作者:

织袜机是英国牧师李·维利亚1593年发明的。关于这项发明还有一段有趣的插曲。当年这位发明家为了向织袜女工梅丽求婚,苦思冥想,别出心裁地发明了能帮助梅丽摆脱繁重劳动的织袜机,并以此作为奉献给心上人的结婚礼物。

( ),男装最容易脏的部位是袖口和领子。没有一位妻子希望自己的丈夫是个邋遢鬼,她们总希望自己的丈夫穿着体面地走在大街上,但天天洗衣服谈何容易?1825年,美国特洛伊城的汉娜·蒙塔基的发明解决了这个难题,她设计的上衣带有可脱卸的领子,这不仅使丈夫每天都能穿着整洁,同时也大大减轻了自己以及很多像她那样的妇女家务劳动的强度。

带活轮的自行车在上一世纪末才问世。1887年,法国人皮埃尔·卡尔梅设计出了带活动轴辊的车轴。这项发明的动机是爱父之情。皮埃尔的父亲天天骑车去工作,毫不停歇地蹬车使他筋疲力尽,儿子的礼物帮了父亲的大忙。

1640年,著名的法国科学家布莱泽·帕斯卡的父亲被派往鲁昂任行政长官。17岁的小帕斯卡协助父亲计算税款。没完没了的繁杂运算弄得他疲惫不堪。小帕斯卡下决心要发明一台机器来帮助父亲完成这种费力的工作。两年以后,这种机器果真诞生了。小帕斯卡的机器只能做加法,能做乘法的计算机是铸钟匠的儿子利昂·博勒研制成功的。有意思的是,他不仅是小帕斯卡的同胞和同龄人,而且两人有相同的发明动机。

1.1.

填写在短文括号处最恰当的词语是( )。

A.可想而知

B.理所当然

C.众所周知

D.毫无悬念

1.2.

关于皮埃尔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他的发明轰动一时

B.他非常爱自己的父亲

C.父亲上班的路程比较远

D.他的礼物对父亲很重要

1.3.

谁的发明表达了夫妻之间的关心和恩爱?( )

A.

B.

C.

D.

1.4.

博勒为什么要发明计算机?( )

A.为了帮父亲计算税款

B.为了和小帕斯卡比赛

C.为了制造精确的钟表

D.为了减轻父亲的劳动强度

1.5.

最适合做本文题目的是( )。

A.爱的奇迹

B.爱的收获

C.爱的创造力

D.亲情与发明

2.1.

下列有关“伪问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伪问题指的是那些没有学术价值意义的问题

B.学术研究中所产生的过剩的问题属于伪问题

C.伪问题指的就是那些没有个性的问题

D.伪问题主要来自于学术工业

2.2.

对文中所引用的事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铁床匪”普罗克汝斯忒斯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愈容易被模仿的行话愈没有价值

B.狄德罗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集合名词无视实际精神现象的丰富多样性

C.

D.赵孟頫的例子说明人文科学中学科化的倾向会破坏人文科学的整体性

2.3.

对“这类行话如今被文科学生仿用得烂熟。以致令被模仿者——大学教授自己都觉得有点难为情”一句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教授对自己仿用自命不凡的行话和令人生畏的集合名词感到羞愧

B.他们的行话被别人模仿得烂熟,说明他们的研究是没有价值的

C.因为他们的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这类行话,只是会模仿而已

D.他们为自己理论表述上的单纯和清一色而感到羞愧

2.4.

文中第三段横线处填入哪一项最恰当?( )

A.尽管 也许 只要

B.不论 一定 只有

C.不管 一定 只有

D.不论 也许 只要

2.5.

根据原文,推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术工业多以量化的标准来衡量学术的价值,具有日益学科化倾向及以科学发明权的诉求为指归的特点

B.发表论文的数量大小和受邀参加学术研究讨论会的次数多少不应是评价一个教授的价值大小的标准

C.伪问题仅存在于人文科学中,它将污染学术研究的环境,它的出现意味着纯学术的贬值

D.人文科学不必生硬地模仿自然科学,因为人文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之间存在区别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是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全球气候变暖,之前普遍认为“极其可能”是人类影响造成的。但是中科院地质地球所最近提出了一个新观点——气候变暖变化存在约500年的自然周期,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刚好位于最近一次500年周期的暖相位上。该研究还认为:今年已经达到这一暖相位的峰值位置,接下来有进入冷相位的趋势,即将开始百年气候变冷周期,这有可能减缓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
通过东北龙岗火山区的小龙湾玛珥湖年纹层沉积可以准确定年,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的科学家就利用这一优势,分析了5350年以来(截至2005年)小龙湾玛珥湖周边地区植物花粉种类的变化。在植物花粉含量的变化中,有两种花粉(适合寒冷气候的松树花粉和适合温暖气候的栎属花粉)的含量相互消长,呈现周期性变化。
根据松树花粉增加和栎属花粉减少的峰值,指示的气候最寒冷时期先后出现在公元前2700年、公元年2200年、公元前1600年、公元年1200年、公元年900年、公元前600年、公元前300年,以及公元200年、700年、1200年和1800年前后,约年500年出现一次寒冷期。花粉含量的谱分析结果也呈现出显著的500年周期。
在中国历史上,1550年至1851年,明嘉靖至清道光年间,中国曾发生大规模极寒天气,被称为“明清小冰期”。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在这方面卓有成果,他注意到,清朝初年历史学家谈迁写了一本《北游录》,里面提到当时不但中国北方寒冷,就连江南也出现了河面结冰的情形。1654年(顺治十一年)11月,京杭大运河的吴江段冰厚三尺多,从吴江一直冻到嘉兴,要壮士凿冰,每天才能前行3、4公里。阳历11月南运河封冻,这在历史上是少有的。
由于温度下降,中国的农业经济也遭受了打击。清朝叶梦珠编辑的《阅世编》记载,江西柑橘本是贡品,当地家家户户广泛栽种。然而,在“明清小冰期”最盛的顺治、康熙年间,橘树常常被冻死,橘农吓得不敢再种橘树。
“明清小冰期”应该算得上是距离今最近的一次寒冷时期了。中科院的研究认为,大约从公元1830年开始了一个暖期,现在处于最近一次500年周期的暖相位上,可能已经达到峰值位置,有进入冷相位的趋势,这有可能减缓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
3.1.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文关键词的一项是( )。

A.500年周期 全球气候

B.明清小冰期 竺可桢

C.峰值 花粉含量谱分析

D.暖相位 冷相位

3.2.关于中科院的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为自然周期所致

B.东北气候变化研究的时间跨度超过5000年

C.未来有进入气候冷相位的趋势

D.花粉含量分析是气候研究的最有效手段

3.3.根据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龙湾玛珥湖年纹层沉积可以显示气候变暖

B.松树和栎属植物适合在寒冷气候中生长

C.花粉含量变化显示属于气候呈现冷暖周期

D.气候研究最可靠的数据多集中在公元前

3.4.关于“明清小冰期”,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京杭运河南段出现了少有的封冻现象

B.竺可桢的《北游录》记载了当时的状况

C.江西的柑橘种植遭受了严重打击

D.曾出现过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极寒天气

3.5.这段文字主要( )。

A.预测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

B.探讨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C.介绍气候变化研究的新成果

D.论证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按照人的自我的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并且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改善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现实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镜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而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艺术家……

4.1.

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现实生活中,人生境界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D.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4.2.

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比后者出现得晚

B.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道德境界”中的“自我”已经根本不同于“求知境界”中的“自我”

4.3.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是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为排斥的

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

C.“道德境界”中的人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而有意识地不再关注自我

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超自然的自由境界

4.4.

原文中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是指( )。

A.具有动物本能行为的人

B.由于生活原因而缺乏求知欲望的人

C.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

D.低级趣味在所有趣味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人

4.5.

下列各项中,对全文理解概括比较准确的一项是( )。

A.人不仅要生活,而且要活出较高层次的境界来

B.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功用、欲念等世俗的限制

C.人的自我的发展历程就是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

D.在现实的人生中,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根据中央的精神和要求,山东省聊城市

>建设生态文明市,在理念和内涵上都与过去提出的建设生态市有所不同。生态市建设主要涉及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关键点是控制污染、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而生态文明市建设则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需要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近年来建设生态市的实践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仅仅通过生态市建设还不能完全解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实现从传统的征服自然观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转变,实现从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模式转变,适应建设生态文明市的要求,聊城市关键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发展生态经济,立足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服务业。在生态工业方面,按照做大、做强、做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大力抓好节能减排,培植一批大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在生态农业方面,推行蔬菜大棚轮作制,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在服务业方面,以旅游度假和商贸物流为关键点,着力抓好水中古城的保护性开放、马颊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和煤炭、化肥、有色金属、农副产品等大型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的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下大力气抓好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全市160多万亩流荒地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28.1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7.2%,城区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91.8%

>培育生态文化,倡导崇尚简朴节约,使用绿色产品、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态生活方式,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在城市建设中注意突出文化个性、改善文化品位,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改善

>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认真解决就业、教育、收入分配、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08年,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大幅增长,其中环境保护支出增长230.8%,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增长35%,教育支出增长19.9%,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1.8%

5.1.

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市

②将建设生态文明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

③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④取得了一定成效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5.2.>对“生态文明市”和“生态市建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市建设”着眼于环境保护问题,关键点是控制污染、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等

B.“生态文明市建设”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

C.“生态市建设”目前不能完全解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问题

D. 建设“生态文明市”是在“生态市建设”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5.3.说明方法的使用会使文章生动真实,令人信服,本文采用的方法有( )。

A. 举例子 列数字 下定义 作比较

B.分类别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C.分类别 下定义 作比较 列数字

D.举例子 作比较 下定义 分类别

5.4.>根据上文,下面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建设生态文明市是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B.培育生态文化,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动力支持

C.技术创新是改善生态工业的重要手段,数字显示,全面发展生态经济,改善民生服务水平,还任重道远

D.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生态文明市建设,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1.1.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逻辑填空题。

“男装最容易脏的部位是袖口和领子”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生活常识。观察题干可以发现,空格处的成语需要独立成为一个分句。“众所周知”是说大家普遍都知道,可作分句,填入空格内符合文意。

A项“可想而知”意为不用说明就能想象得到;B项“理所当然”指按道理应该这样;D项“毫无悬念”指事情按照预先的设想发生,没有任何意外。这三项都不能用作分句,因此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1.2.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A项属于无中生有,文中并未交代皮埃尔的发明是否有轰动效应。由“这项发明的动机是爱父之情。皮埃尔的父亲天天骑车去工作,毫不停歇地蹬车使他筋疲力尽,儿子的礼物帮了父亲的大忙”可知B、C、D三项表述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A。

1.3.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由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可知,汉娜·蒙塔基为了使“自己的丈夫穿着体面地走在大街上”而发明了可脱卸的领子,体现的是夫妻之爱。

A项为干扰项,李·维利亚的发明目的是求婚,还不属于夫妻之间的关爱;皮埃尔·卡尔梅和布莱泽·帕斯卡的发明动机是他们的爱父之情。故正确答案为B。

1.4.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文章最后一句话提到博勒发明计算机的动机与帕斯卡相同,而帕斯卡发明计算机的动机是为了帮助父亲完成费力的计算工作,即“为了减轻父亲的劳动强度”。故正确答案为D。

1.5.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标题选择题。

阅读可知,文章通篇反映的主题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爱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文中列举的这几项发明或是向未婚妻奉献的礼物,或是表达了夫妻之间的情意,或是为帮助父亲而发明的礼物,总之都是为了表达爱而作出的发明和创造,因此“爱的创造力”最为合适。

A、B项没有体现出文章的主体词“发明创造”;D项“亲情”范围过窄,不能囊括爱情,因此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2.1.答案: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C项无中生有,不是材料观点,正确答案为C。

A、B、D项可由第一段最后一句“而面临这种生产过剩问题的学术工业本身,它的产生则充满了毫无学术价值意义的伪问题”得出。

2.2.答案: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定位“铁床匪”普罗克汝斯忒斯的例子,该句句首用“至于”说明话题已由前一句的“这类行话愈容易被模仿,愈证明某个行当没有价值”转移到集合名词,接下来的一句继续阐述关于集合名词的论点,因此该例是为后句服务,而不是说明前句,因此A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

B项可由第二段“这类集合名词无视实际精神现象的丰富多样性......这篇文章又被重新收入他的全集”得出;C项由第二段最后两句得出;D项由第三段“分‘学科’和‘系’......赵孟頫的诗......赵孟頫的书画......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知识整体的人文科学,经不起‘学科’和‘系’的分割”得出。

2.3.答案:

解析:

本题为词句理解题。

定位该句,其前一句总括全段,提出有一类伪问题直接来源于行话和集合名词,其后一句说到“基本标准”——“这类行话愈容易被模仿,愈证明某个行当没有价值”,“这类行话”即被文科学生仿用得烂熟的行话。因此,题干的句子是首句的分论点之一,也是“基本标准”衡量的现象之一,即大学教授的行话被模仿得烂熟,他们的研究是没有价值的。故正确答案为B。

A项行话的仿用者是文科学生而不是教授,且题干句子不涉及集合名词;C项根据题干句子后一句可知不是材料观点;D项是关于集合名词的阐述,与行话无关。

2.4.答案:

解析:

本题为虚词填空题。

从第三个空入手,选项为“只要”和“只有”,结合第三空后的“那么”搭配,排除“只有”,因此答案锁定A、D项。

再看第一二空。“尽管”表示让步,下文往往表示转折;“不论”表示排除一切条件,下文多用“都、总”表示结果不变。根据第一空后的“都”及文意可知,“不论”更符合语意。故正确答案为D。

2.5.答案: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根据第一段最后一句可知,学术工业的产生充满了伪问题,而学术工业不仅仅包括人文科学,还包括自然科学。C项“伪问题仅存在于人文科学中”观点片面,故正确答案为C。

A项可由第一段第一句和第三段第一句可推出;B项正确,由第一段第一句“这无疑标志着学术工业的全面胜利和纯学术的全面贬值”可知文段的倾向是否定前面衡量学术价值的标准;D项可由第三段“机械地以一个公式去套一个又一个题目,已成为人文科学研究者的日常工作。然而,人文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可推出。

3.1.答案:

解析: 本段文字为“总分”结构,先强调了关于“气候变暖的新观点”:气候变暖存在500年的自然周期;随后通过对“花粉”的研究和“明清小冰期”来进行解释说明。所以,核心是围绕着“全球变暖”和“500年周期”来论述的。B、C、D项都是属于解释说明部分,本身不是关键点。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3.2.答案:

解析: D项表述“最有效手段”太过绝对,所以不选。A项强调的“周期”与第一段中科院提出的新观点“气候冷暖变化存在约500年的自然周期”相同;B项强调的“时间跨度超过5000年”与第二段信息“通过东北龙岗火山区……可以准确定年……分析了5350年以来的……”符合;根据最后一段信息,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3.3.答案:

解析: 根据第二段及第三段信息可知,“花粉含量变化的谱分析结果也呈现出显著的500年周期”,C项说法正确。根据第二段信息“通过东北龙岗火山区的小龙湾玛珥湖年纹层沉积可以准确定年,中科院……利用这一优势,分析了……”可知,沉积层本身并不能显示气候冷暖,A项错误;根据第二段信息“适合温暖气候的栎属花粉”可知,B项“栎属植物适合在寒冷气候中生长”错误;D项“最可靠数据”表述太绝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3.4.答案:

解析: 根据第四段信息“清朝初年历史学家谈迁写了一本《北游录》……”可知,B项偷换概念。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3.5.答案:

解析: 本段文字为“总分”结构,先强调了关于“气候变暖的新观点”:气候变暖存在500年的自然周期;随后通过对“花粉”的研究和“明清小冰期”来进行解释说明。可知,是在介绍气候变化研究的新成果。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4.1.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C选项符合文本第一句和文段最后一句“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故正确答案选C。

选项A具有较高欺骗性,原文第一句为:“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可以看到,“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之后用的是顿号,与“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为并列关系,而A项却把“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当作了“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状语,这是种偷换概念的做法。另外,“人生境界”应是体现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而不应表述为“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我们通常说体现某种境界而非存在某种境界,用“存在”一词不妥。B项的错误点在“都要”二字上,无中生有,绝对化,扩大范围,于人情事理亦显然不通。D项错误点在“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一句,“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和“人生的不同阶段”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4.2.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中的细节。

B项中“创造了条件”属无中生有的命题陷阱。依据文本,“道德境界”“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生”,因此“求知境界”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是错误的。

故正确答案选B。

4.3.答案:

解析:

本题也考查文章中具体细节判断。

A项的错误点是“极力排斥”的表述。依据文本,“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属无中生有。

C项的错误点是“‘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的表述,依据文本,这一境界“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这就是关注自我。属偷换概念。

D项的错误点“摒弃其他三种境界”的表述。依据文本,“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同样偷换概念。

故正确答案选B。

4.4.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中的具体语句定义。

文章第二段中对低级境界做了进一步阐释——“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也许没有一个成人......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所以低级境界是指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故正确答案为C。

A在文中并没有点明,属于发散臆断。B求知欲望并非低级境界,按文中所属,应属高级。D答非所问,属于无效信息。

4.5.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对整个文章材料的表面主旨。

文章只是客观分析了四种境界,并加以界定,并没有给出指导意见,所以A项错误。

B选项只涉及了最高境界,对整个文段的概括并不足够,所以错误。

文章看不出四种境界由低到高逐级的演变,并且它们之间相互交织,所以C也不正确。

D选项符合文章阐释四种境界,并体现出交织混杂的特点,所以正确答案选D。

5.1.答案:

解析: 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可以做此题。这是一道语句排序题,可以通过选项的排布情况做题。根据首句原则,可以暂时排除B、C两个选项。比较A、D两项,可以很容易读出其中的逻辑顺序,应该是先“将建设生态文明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然后才能“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市”,由此产生结果“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5.2.答案:

解析: 这是一道细节理解题,需要考生迅速定位原文并且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可以做此题。A选项对应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话,是正确的表述。B选项在原文中紧跟着A选项的表述,也是正确的。C选项对应原文“近年来建设生态市的实践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仅仅通过生态市建设还不能完全解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问题”,也是正确的表述。第二自然段开篇提到“建设生态文明市,在理念和内涵上都与过去提出的建设生态市有所不同”。可知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将主要论述二者的不同。而D选项中的“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是对原文的曲解。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5.3.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四个选项中列出的都是常用的说明方法,在本文中,第三自然段的“水中古城的保护性开放、马颊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是在举例子。第四自然段中的“近年来,全市160多万亩流荒地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28.1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7.2%,城区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91.8%。”是在列数字。第二自然段中把“建设生态文明市”和“建设生态市”放在一起比较,就是在作比较。文章第二自然段结尾说“聊城市关键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接下来的三个自然段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聊城取得的成就,这种说明方法就是分类别。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5.4.答案:

解析: >细节理解题,需要考生迅速定位原文,将选项与原文进行对比。从“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模式转变,适应建设生态文明市的要求”可知,A项概括正确。根据倒数第二段“培育生态文化……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态生活方式,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可知B项正确。根据最后一段“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可知D项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