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各省
分站

公务员考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辅导 > 言语 > 正文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190)

发布时间:2016-08-02 09:25:42 作者:
>采集蝴蝶标本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英国非常流行。英国大蓝蝶的标本很受欢迎,它不很大,也不很蓝,并不特别美丽,但数量稀少,且生活在人迹罕至的荒野。即便如此,仍然有大量的大蓝蝶被制作成标本。在19世纪末,已经开始有人呼吁保护它。进入汽车时代,到大蓝蝶栖息地更加方便,有的地方的大蓝蝶已经绝迹,保护更为迫切。1930年.英国建立了第一个大蓝蝶保护区。九年之后,保护区内的大蓝蝶种群灭绝了。此后,虽然保护区越来越多,但是大蓝蝶的数量越来越少。上世纪五十年代,英国大约还有数万只大蓝蝶,到1972年只剩下300多只。1975年,英国通过《野生动植物保护法》,首次把大蓝蝶列为法定保护对象,但已无济于事。1979年,英国最后一只大蓝蝶死去。这是为什么呢?
每年六、七月间,是英国大蓝蝶飞翔的季节。大蓝蝶成虫的寿命只有四、五天,在短暂的生命结束前,雌大蓝蝶必须找到合适的百里香产卵。百里香必须是生长在红蚁巢的边上,而且含苞待放。卵被产在百里香的花蕾里。一两周后,大蓝蝶幼虫孵化出来,就以花为食,大约两周,在蜕了三次皮后,幼虫掉到了地上,等待红蚁。幼虫靠分泌蜜汁吸引红蚁。红蚁将其带回蚁巢,为了得到蜜汁,它会用触角拍打它。蜜汁分泌完时,幼虫就有生命危险,这时它会像红蚁幼虫那样蠕动,发出红蚁的气味和声音,让红蚁误以为它是蚁巢中的一员。
大蓝蝶幼虫要在蚁巢中整整待上十个月,不仅能躲避天敌,还以红蚁的卵和幼虫为食。但是大蓝蝶幼虫仍然面临重重危险。红蚁蚁后会误以为它足一只以后也将变成蚁后的超级红蚁幼虫,而让工蚁杀死它;如果蚁巢规模太小,或者又来了另一只大蓝蝶幼虫,食物不够,最终也会饿死。
但红蚁本身对生活环境也有要求:它们喜欢温暖,在朝南向阳的山坡筑巢,地面上草的高度最好只有2~3厘米,因为草太高会遮住阳光,蚁巢温度太低,红蚁幼虫会冻死。当大蓝蝶的栖息地被划为保护区后,禁止烧荒、放牧,野草疯长:本来还有野兔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草的生长,但在上世纪50年代,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入侵英国,使野兔的数量锐减99%。草越长越高,大蓝蝶依赖的红蚁迅速消失,被另一种较耐寒的红蚁取而代之。这种红蚁也喜欢吃蜜汁,但它们能识破伪装,将大蓝蝶幼虫杀死。等到草皮高度超过10厘米,连百里香也难以生长、繁殖了,等人们发现这一奥秘,已经太迟了,英国大蓝蝶灭绝了。
为了让大蓝蝶再次飞翔,英国逐渐恢复了52处百里香草地,并通过割草、放牧控草皮的高度,红蚁数量随之上升。1983年,大蓝蝶被从瑞典带到英国。到2008年,已有上万只。大蓝蝶成了第一个成功获得重生的濒危蝴蝶物种。

1.1.>由本文第1段可知:

A.大蓝蝶在英国对其进行保护前就已经灭绝

B.大蓝蝶的灭绝是因为人们为制作标本而过量捕捉

C.大蓝蝶标本受欢迎是因为这种蝴蝶难以捕捉

D.保护区的建设仅起到了保持大蓝蝶种群数量的效果

1.2.>成年大蓝蝶可以活:

A.两个月左右

B.五天左右

C.两周左右

D.三周左右

1.3.>第3段中划线部分提到大蓝蝶幼虫面临的“重重危险”不包括:

A.巢中有一只大蓝蝶幼虫

B.被红蚁蚁后视为竞争对手

C.红蚁蚁巢规模太小

D.蚁巢中红蚁幼虫数量过多

1.4.>根据本文,对草地进行管理可以:

A.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B. 增加百里香花蕾的数量

C.为红蚁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D.为兔子提供充足的食物

1.5.>英国政府保护大蓝蝶的早期措施可以用下列哪个词来评价?

A.适得其反

B.画蛇添足

C.操之过急

D.鼠目寸光

新出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采用招投标的方式确定经办银行。刚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中国银行在这次竞争中独家中标。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这一消息。

发布会上,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介绍,招标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是中央部属100多所院校,分南片、北片两次招标。报名的银行特别踊跃,参与的银行有若干家。张保庆副部长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都证实,中国银行在这次竞争中胜出。

第二个层次是省属院校,在省一级再进行招标,各家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都可以参加。

以往,由于大学生毕业以后分散在各地,还款能力有不确定性,不确定的就业情况也影响还款能力。种种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性。使得4家承担国家助学贷款任务的国有商业银行颇感头疼。

在新实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中,风险依然存在。但是银行多了两个共同承担责任的伙伴:财政和高校,他们将各自承担50%的风险补偿基金。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解释,部属院校是中央财政承担50%,地方院校是地方财政承担 50%,高校承担的部分是按照学校的风险率来确定的,与该校毕业学生的还款情况挂钩。由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各要出 50%。他们也会对学校助学贷款的风险率格外关心,把加强社会信用教育放在首位,而且要帮助银行减低风险,这样也会减少自己的补偿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加大了财政的责任和学校的责任。

“政府和高校拿出资金来建立风险补偿基金,目的是鼓励商业银行参与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实际上是给商业银行的一种补贴。”财政部部长助理张少春说。他提出,确定贷款时,教育部、财政部还承诺要推动中标银行和高校之间的全面金融合作。这就不只是对学生的贷款,高校也是银行的大客户,除了学生贷款的需求之外,它还有很多的资金需要找出路,还有很多的存款可以存到银行,银行会计算整体的利益和高校的关系来投这个标。“大家不能光说风险有多大,风险和利益是一致的。”

2.1.

下列与这段话意思相符的是( )。

A.第二个层次的招标工作业已启动

B.省属院校的贷款工作已通过招标得以落实

C.第二个层次的招标工作将分南片;北片两次招标

D.在第一层次的招标中胜出的中国银行实行了股份制

2.2.

关于新实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解决了大学生毕业后分散各地造成的还款延迟问题

B.政府和高校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帮助银行降低风险

C.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别承担50%的风险补偿基金

D.制定了较为科学的措施,督促毕业大学生按时还贷

2.3.

按照新政策,如果某地方院校毕业生还款情况良好,会出现的情况是( )。

A.该院校无需再支付风险补偿基金

B.所在地方财政无需为之支付风险补偿基金

C.中央财政可因而减少风险补偿基金的总支出

D.所在地方财政可因而减少风险补偿基金的总支出

2.4.

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制定的出发点是( )。

A.密切银行和学校的关系

B.降低经办贷款银行的风险

C.促进银行和学校的全面合作

D.促进大学生社会信用教育工作的加强

2.5.

在促使中国银行积极投标经办助学贷款的诸多因素中,下列因素中可能最不重要的是( )。

A.刚刚完成的股份制改造

B.政府和高校与之分担风险

C.希望成为高校投资的首选银行

D.期望借此增强吸收高校存款的竞争力

> 和谐原本是指一种事物之间搭配合理与匀称的关系。社会和谐则是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因素之间的协调状态。而所谓法律上的和谐,则是指构成社会的所有主体在法律框架下为了共同利益和各自利益所构建的一种平等、互助、互惠的稳定关系以及在关系变动时的相安无事。而要建构这样一种社会和谐必须处理好政府与个体、个体与个体以及个体与自然三种关系。

首先,社会主体必须是平等和自由的。社会主体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各种差异,如性别、职业、种族、贫富等等,但其人格上又都是平等的,意志上都是自由的,因而不存在高下之分。没有主体之间的平等,任何关系的建构不可能出于自愿、出于理性,也都无法维系长久。

其次,法律上的和谐必须以实现权利为主要内容。法律意义上的社会和谐不是通过对权利的压抑,而是通过义务方式来实现的,相反它为所有主体权利的实现提供了最大的空间。重视权益,甚至是重视大多数人的权益,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并非难事;但如果忽略了对少数人和社会困难群体权益的关注,公平就会丧失,社会主体之间的和睦与互助同样无法实现。

再次,尊重他人的价值,尊重他人的权利,才能保证自己的尊严和权利。也就是说只有互惠才能带来互助,才能带来主体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长久。而互惠需要妥协和理性。反之,任何情绪化的东西,任何单向度的思维模式都容易使人际关系走向极端和对立。

此外,诚实与信用是社会的黏合剂,正是在诚实与信用的前提下,人们才对人际关系、对未来充满了预期;反之,离开了信用,人与人之间就无法和睦相处,维系社会安全的成本就会成倍加大。

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法治是必然要求。法治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模式,具有普遍性、被民众事先所知晓、可预见性、可行性、专业性、稳定性等特点。现代法治也已经找到平衡各种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手段。而现代法治注重通过国家的公共服务对那些公开破坏公平正义、破坏社会和谐的违法犯罪者给予惩罚,加大对受到损害的社会主体权益的及时补偿,使紧张的社会关系及时得以恢复,不仅可以消除彼此的对立,还可以帮助受到伤害的社会主体得以维系生存。

总之,由法治而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公平、正义,稳定、有序而又充满活力的;由法治而实现的社会和谐才能长久地被维持。

——侯欣一《法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删节,载2006年4月15日《光明日报》。

3.1.以下有关社会主体平等和自由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保障人格、意志与智力在法律上的平等是实现社会主体平等的前提

B.部分社会主体率先实现平等与自由是实现全部社会主体平等与自由的重要前提

C.由教育差异造成的社会主体职业差异不影响社会主体的平等与自由

D.社会主体的平等与自由是有前提的,是自愿而理性的

3.2.法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机制。以下各项不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法治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模式决定了法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机制

B.现代法治已经找到平衡各种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手段

C.现代法治实现了社会主体的平等和自由

D.现代法治通过国家的公共服务不仅可以消除彼此的对立,还可以帮助受到伤害的社会主体得以维系生存

3.3.以下推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法治的特点决定了民众能够事先知道国家提倡什么、允许什么、禁止什么

B.重视大多数人的权益,同时不忽略对少数人和社会困难群体权益的关注,才能实现社会主体之间的和睦与社会公平

C.妥协和理性能够保证自身的尊严和权利,实现人际的互惠

D.注重惩罚破坏社会和谐的违法犯罪者是现代法治作为社会治理模式的实现

公文,以其规范的体式、法定的效力,以其体现意志的团体性和所产生作用的强制性,对写作语言的使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公文写作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从公文语言的逻辑性、严密性、准确性上考虑,一般注意区分其与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学语言的区别。但常常却容易疏忽模糊语言的运用,或者即便使用了,也是在一种潜意识中使用,而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模糊语言。让我们试从语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所反映客观事物的模糊性,从语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表述需要的模糊性两个相对应上来看模糊语言的实质。模糊语言是一个语言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中那些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不确定性的语言概念。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客观事物的模糊和语言本身在内涵、外延上模糊的相对应,形成了表述事物的准确性。比如:“全国人民奋勇前进”、“全军上下努力完成”等,其中修饰“前进”的“奋勇”和修饰“完成”的“努力”,其本身在客体上就是模糊性。

如果在此把它精确化:全国人民用多快的速度前进,全军上下用多大的力去完成,从表象上看是精确的,但实际上是模糊的,问题在于语言上的精确所对应的客体是模糊的。同时有的事物在客体上并不模糊,而为了满足某一种特殊需要在表述上要模糊,这同样是模糊的相对应,只是客体变成了实际需要。比如:“领导一再强调了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引起一些人的足够重视。”其中修饰“强调”的“一再”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这里强调的频率是完全可以精确化的,三次、五次、甚至一百次、一万次,然而表述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反映“强调”的频率,而是要反映“强调”的重要性。这样,“一再”就比其他任何能确指的频率在表述效果上都更有力。

语言模糊不是一个语言概念,而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对客观事物反映含糊不清的语言现象。其主要的特点是没有形成两种模糊的相对应。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精确的,而表述语言却是模糊的;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模糊的,而表述语言却是精确的。比如:“队伍于某日凌晨三点以后在张家口以南集结。”“人到的差不多了,开会吧!”这里的“凌晨三点以后…张家口以南”和“差不多”都是极其模糊的时间、范围概念,而在这里却是所需要的一个确定的时间和范围概念。这就是客体上和实际表述需要的确定与表述过程的模糊性的相对应。再比如:“这件事发生在大约10年前的某一天。”其中,“10年前”其本身在客体上是模糊的东西,而在表述过程中的“某一天”却把它精确化,这是客体上模糊和表述过程精确化的相对应。无论是哪一种对应,都是反映客观事物模糊而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言模糊现象。这种模糊现象在公文写作过程中是绝对要避免的。

综上所述,模糊语言和语言模糊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形成了两种对应,即客观上的模糊、实际表述需要的( )和表述过程中语言概念的( )相对应;客体上的精确、实际表述需要的( )和表述过程中语言概念的( )相对应。否则,便是语言模糊。

4.1.

关于公文“模糊语言”的实质,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模糊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中那些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不确定性的语言概念

B.模糊语言是指客观事物模糊与语言内涵外延模糊相对应,从而表述事物的准确性

C.模糊语言是指从表象上看是精确的,但实际上是模糊的,即语言上的精确而所对应的客体是模糊的

D.模糊语言是指表述上的模糊,实际上比其他任何确指的频率在表达效果上都更加有力

4.2.

下列对“语言模糊”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模糊”是一种对客观事物反映含糊不清的语言现象

B.“语言模糊”是指客观事物和表达需要是精确的,而表述语言却是模糊的

C.“语言模糊”是指客体上和实际表述需要的确定性与表述过程的模糊性相对应

D.“语言模糊”是指某些事物在客体上并不模糊,而为了特殊需要在表述上模糊

4.3.

最末一段括号处的四个词语,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模糊 模糊 精确 精确

B.精确 精确 模糊 模糊

C.模糊 精确 模糊 精确

D.精确 模糊 精确 模糊

4.4.

下列各句中,属于语言模糊的一项是( )。

A.近年来,中国指挥家汤沐海在欧洲一些很有影响的音乐节上频繁演出

B.海水深度在200米的大陆架,蕴藏的石油有2500亿吨,占地球已知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C.我国将于5月12日到6月10日由本土向太平洋以南纬7度零分、东经171度33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圆形海域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D.过去十年中,日本对外投资大幅转向东亚,投资中日元贷款比重加大,在日元长期升值的背景下,这会加重偿债负担。

任何物质产品,都会因消费而消失,而知识却在“消费”中永生。任何物质产品在交换中都会因为“给了别人,自己就没有了”;而知识却在交流中“给了别人,自己仍然有”。物质产品的消费,往往是以亡其载体,灭其信息的毁灭性消费方法进行的,而知识的“消费”过程则不会亡其载体,灭其信息,而是从不同的载体上不断转移,或者是由非生命载体向生命载体转移(读书、授业等),或者是由生命载体向非生命载体转移(论著、设计等)。

物质产品的主要属性,在生产它的过程中便一次性地确定下来。但是知识不然,同是一种知识,对于不同知识结构的“消费者”来说,用场各不相同。同一种知识,家庭主妇的“消费”,仅在于开关电视机;科学家的“消费”则表现为用奇妙的微分方程获得电视的最新理论。

正因为知识的使用价值的再生性,带来知识使用价值的第四个特征:馈赠性。比如,我们今天利用牛顿定律,无须向英国交税;我们运用欧姆定律,也无须向德国支付专利费用,等等。这些都表现了知识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质。知识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是大家共享的特殊资源,向自然索取馈赠,最关键是向知识索取馈赠。

5.1.

“消费”在文中的特定含义是( )。

A.物质的耗费

B.精神的耗费

C.使用

D.既是物质的耗费又是精神的耗费

5.2.

“生命载体”和“非生命载体”,分别所指的是( )。

A.消费者和物质产品

B.人的头脑和书籍资料

C.运用知识的人和精神产品

D.读书、授业等和论著、设计等

5.3.

本文的论题是( )。

A.科学劳动不同于一般劳动

B.知识使用价值的特点

C.必须重视知识的使用价值

D.消费知识的过程是脑力劳动的过程

1.1.答案:

解析:

考察对第一段相应细节信息的把握。文章提出大量的大蓝蝶被制作成了标本,当进入汽车时代到大蓝蝶栖息地更加方便,有的地方大蓝蝶已经绝迹。说明大蓝蝶的灭绝是因为人们捕捉制作标本。故本题答案为B项。

1.2.答案:

解析:

考察对文章相应细节信息的把握。文章第二段大蓝蝶成虫的寿命只有四、五天。故本题答案为B项。

1.3.答案:

解析:

考察对文章相应细节信息的把握。文章第三段中“红蚁蚁后会误以为它是以后将变成蚁后的红蚁幼虫”即被红蚁蚁后视为竞争对手,文章第三段中“蚁巢规模太小”和“另来一只大蓝蝶幼虫,食物不够”。分别对应A、C。故本题答案为D项。

1.4.答案:

解析:

考察对文章相应细节信息的把握。文章第四段中首句“红蚁本身对生活环境也有要求:地上草的高度最好只有2~3厘米。”说明对草地的管理是与红蚁的生活环境相关的。故本题答案为C项。

1.5.答案:

解析:

考察对文章主旨信息的把握。文章第一段中“英国建立保护区并且通过法律保护大蓝蝶,但是无济于事”即说明前期的措施并没有收到效果,文章第二、三、四段中分析了没有效果的原因:建立保护区后,禁止烧荒、放牧,野草疯长。第五段分析出大蓝蝶需要控制草皮的高度。综合全文前期的措施不但没有保护反而加速了大蓝蝶的消亡。故本题答案为A项。

2.1.答案:

解析:

此题为细节判断题。根据文章前两段中“刚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中国银行在这次竞争中独家中标”以及“第一个层次是……中国银行在此次竞争中胜出”可知D选项正确。文章没有提到第二个层次的招标工作业已启动,故A选项错误。文章指出第二层次是省省属院校的贷款工作,文段没有提到是否已经启动,更不能推出已通过招标得以落实,故B选项错误,文章第二段提到“第一个层次是中央部属100多所院校,分南片、北片两次招标”,而C选项说的是第二个层次的招标工作将分南片、北片两次招标,与文段不符,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2.2.答案:

解析:

此题为细节判断题。由文章第四段“大学生毕业后分散各地,还款能力的不确定性”可知还款迟延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故A选项错误;由文章第五段“把加强社会信用教育放在首位,而且要帮助银行减低风险”可知B选项正确;由文章第五段中的“风险补偿基金应该是财政和高校各一半”可知C选项错误;D选项文章没有提到,属于无中生有,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2.3.答案:

解析:

此题为细节判断题。根据文章第五段中吴晓灵的解释“……高校承担的部分是按照学校的风险率来确定的,与该校毕业学生的还款情况挂钩……这样也会减少自己的补偿金”可知地方院校依托的地方财政可减少风险补偿基金的支出,故D选项正确,而A、B、C三项与文章解释不符,故排除。故正确选项为D。

2.4.答案:

解析:

此题为细节判断。根据文章第四段和第五段可知,新实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制定的出发点是降低经办贷款银行的风险,故B选项正确。A、C、D四项与文段出发点不符,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2.5.答案:

解析:

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根据文章第二段可知,希望成为高校投资的首选银行是促使中国银行积极投标经办助学贷款的重要因素,C项说法正确;根据文章第五段中“财政和高校各自承担50%的风险补偿基金”“可以帮助银行减低风险”可知政府和高校与之分担风险是促使中国银行积极投标经办助学贷款的重要因素,即B项正确;根据文章第六段“高校也是银行的大客户……银行会计算整体的利益和高校的关系来投这个标”可知中国银行期望借此增强吸收高校存款的竞争力,即D项正确。

只有A选项与中国银行积极投标关系不大,不是重要因素。故正确选项为A。

3.1.答案:

解析:

C项可由第二段中职业差异、人格平等的意思来推出。题干所提问题可以找到文中对应处,即第二段。A、B项文中没有提及,D项表述与原文不符。

3.2.答案:

解析: 由文中第三段最后一句“但如果忽略了对少数人和社会困难群体权益的关注……社会主体之间的和睦与互助同样无法实现”可知C项说法错误。

3.3.答案:

解析: D项表述与原文不符,文中说“现代法治注重通过国家的公共服务对那些公开破坏公平正义、破坏社会和谐的违法犯罪者给予惩罚”,故D项说法错误

4.1.答案: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由文章第二段“如果在此把它精确化……客体是模糊的”可知,C项描述的不是模糊语言,而是把其精确化后的语言,说法正好相反。

A、B项是文章第一段中“模糊语言是一个语言概念……表述事物的准确性”的同意替换;至于D项,文章第二段末尾举了“一再强调”的例子,说明表面上模糊的“一再”比其他任何能确指的频率在表述效果上都更有力,以典型的个例也能推出“模糊语言”的实质。故正确答案为C。

4.2.答案:

解析:

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文章第三段介绍的是“语言模糊”,举了“这件事发生在大约10年前的某一天”这个例子后总结语言模糊的一个特点“这是客体上模糊和表述过程精确化的相对应。”而D项说法正好相反。

由第三段“语言模糊不是一个语言概念,而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对客观事物反映含糊不清的语言现象”,“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精确的,而表述语言却是模糊的”,“这就是客体上和实际表述需要的确定与表述过程的模糊性的相对应”可知,A、B、C三个选项全是对“语言模糊”的正确解释。故正确答案为D。

4.3.答案:

解析:

考查根据文章意思选择实词填空的能力。

这是对全文总结性的一段话,主要表述了模糊语言的两种“对应”,即“语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所反映客观事物的模糊性相对应”和“语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表述需要的模糊性相对应”,从而指出了模糊语言的实质。即模糊与模糊相对应,精确与精确相对应。因此前两空都应填“模糊”与前面“客观上的模糊”相对应,后两空都应填“精确”与“客体上的精确”相对应。故正确答案为A。

4.4.答案: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根据文意,“语言模糊”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精确的,而表述语言却是模糊的;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模糊的,而表述语言却是精确的。B项中一些数字看似精确,如200米、1500亿吨、三分之一等,而实际反映出的事实却是概括性的,所以它只属于“语言模糊”的问题。

A项“近年来”、“很有影响的”、“频繁”都是很模糊的;C项用一系列精确的数字反映出一个精确的事实;D项“过去十年中”、“大幅”、“加大”、“长期”、“加重”都是模糊的,都属于“模糊语言”。故正确答案为B。

5.1.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

文章首先指出“任何物质产品,都会因消费而消失,而知识却在‘消费’中永生”,接下来对这两种“消费”进行比较和说明,在最后一段作者点出“知识的使用价值的再生性”。由此可知,“消费”在本文中并不是“耗费”的含义,而是特指“使用”。故正确答案为C。

5.2.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考查词句指代。

由文章首段最后一句话可知,“生命载体”指读书、授业等,而“非生命载体”则是论著、设计等。故正确答案为D。

5.3.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文章第一段通过比较物质产品和知识在“消费”上的不同,说明了知识的使用价值具有再生性特点;第二段通过比较物质产品和知识的属性的不同,说明了同一种知识在使用上,具有对于不同知识结构的“消费者”来说,用场各不相同的特点;第三段表述了知识使用价值的第四个特征——馈赠性。由此可知,文章主要介绍了知识使用价值的特点。

A、D项未抓住文章主体词“知识的使用价值”,C项对文章主旨进行了引申,不合题干要求,予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