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各省
分站

公务员考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辅导 > 资料 > 正文

公务员考试练习:资料分析(60)

发布时间:2016-02-03 08:48:45 作者:
\
2.1.

2003年至2011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A.1523431

B.1448711

C.1384561

D.1267751

2.2.

2003年至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长率为( )。

A.19.8%

B.21.3%

C.25.8%

D.28.6%

2.3.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 )亿元。

A.39941

B.43513

C.45772

D.46215

2.4.

2008年至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量最大的是( )年。

A.2008年

B.2009年

C.2010年

D.2011年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2003年增加了近6倍

B.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2004年增加了227646亿元

C.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长率为27.8%

D.2003年至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超过其平均增长率的年份有5个

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109.3万吨,比上年下降2.3%,价值63.6亿美元,增长45.3%。进口平均价格达5821美元/吨。其主要特点有:

1.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大幅增长,2006年,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钢材90.9万吨,下降2.5%,占进口钢材总量的83.2%;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口铜材10.5万吨,增长24.4%,此外,一般贸易进口7.2万吨,下降16.9%。

2.进口主要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国货复进口小幅增长。2006年,大陆自台湾地区进口铜材38.7万吨,下降3.9%;自韩国进口18.8万吨,下降15.3%;自日本进口9.9万吨,增长19.3%;自东盟进口8.5万吨,下降5.8%。自上述4个市场合计占69.4%。此外,国货复进口17万吨,增长2.8%。

3.外商投资企业是进口的主力军。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铜材78.2万吨,增长1.6%;国有企业进口25.7万吨,下降8.1%;私营企业进口4.5万吨,下降19.6%。

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量减价的主要原因有:国内市场供给能力有所增强;国内铜材生产上游产品供给持续增加;铜材价格攀升遏制了部分需求。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加工的上游原材料电解铜的平均价格为6254美元/吨,上升74.5%。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作为铜资源短缺的国家,2006年铜材出口却呈快速上升趋势。2006年,我国铜材出口达55.9万吨,增长20.6%,相当于当年铜材进口量的一半以上。铜材的冶炼和加工属于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大量出口铜材既扩大了国内的供需缺口,也使国内能源和环保承受更大的压力,所以,需要采取合适的政策措施促使铜材的进出口更加趋于合理。

3.1.与上年相比,2006年我国铜材进口平均价格( )。

A.上涨了48.7%

B.下跌了47.6%

C.上涨了47.6%

D.下跌了47.8%

3.2.2006年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口铜材占全年的( )。

A.8.2%

B.9.6%

C.6.7%

D.11.8%

3.3.资料中提到的4个铜材进口来源地中,在我国2006年进口铜材量所占份额最大的国家或地区比所占份额最小的国家或地区多( )。

A.31.2万吨

B.27.6个百分点

C.25.6个百分点

D.3.3倍

3.4.与上年相比,2006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

A.进口铜材价值

B.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口铜材数量

C.电解铜的平均价格

D.铜材出口数量

3.5.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06年铜材进口企业中,只有外商投资企业的数量出现增长

B.我国目前的铜材进出口结构不合理

C.铜材价格的大幅上涨是铜材进口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

D.国内市场供给能力有所增强是造成目前铜材进口量减价扬的原因之一

\
4.1.

>与上年同期相比,2010>年1~8>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约增加( >)亿元。

A.263402.8

B.270165.49

C.28018.78

D.29543.61

4.2.

2009>年1~8>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三产业投资约比第二产业投资:

A.多20175.16亿元

B.多14055.15亿元

C.少20175.16亿元

D.少14055.15亿元

4.3.

2010>年1~8>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项目新建的投资约比用于项目改建的投资多:

A.30.0%

B.34.9%

C.42299.32

D.49208.21

4.4.

>假设以当前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12>年全国城镇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额将达到:

A.58452.3

B.70142.86

C.84171.43

D.无法计算

4.5.根据上述材料,以下关于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2010年1~8月,房地开发投资所占比重高于上年同期

B.2009年1~8月,中央项目投资额约为10053.61亿元

C.2010年1~8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用于地方项目的第二产业

D.2010年1~8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约为29045.53亿元

>国家统计局小康研究课题组对城镇居民生活小康标准5个方面12项指标进行监测显示: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4.3%。在12项小康指标中有10项达到或者基本达到小康初始水平。但是还有两项指标,即文化教育娱乐支出比重和人均绿地面积与小康标准有一定差距。从5个方面来看,经济发展、物质生活和人口素质三个方面小康实现程度已经达到100%;精神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两个方面指标分别只达到86.7%和75.6%。各地区城市小康实现程度也存在较大差距。三大地带相比,1998年实现程度综合赢分仍然差异较大,中、西部比东部分别低7.9个百分点和12.97个百分点。但与1996年相比,东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由91.87%下降到91.70%;中、西部实现程度分别由79.8%和74.47%改善到83.80%和78.73%。

5.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截至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4.3%

B.城市小康各项指标的发展水平不均衡,但均已达到小康标准

C.我国小康实现程度存在地区差异

D.我国小康实现程度存在指标差异

5.2.>从上述资料中,不能推出的是( )

A.1996至1998年间,中、西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的增幅高于东部

B.1996至1998年间,中、西部经济的发展速度快于东部

C.1996至1998年间,东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略有下降

D.1996至1998年间,西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增幅高于中部

5.3.>从上述资料中,能推出的是( )

A.地理环境的差异是小康实现程度差异的原因

B.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小康水平实际增长值低

C.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小康水平实现程度高

D.小康标准的5个方面均有3项不同的指标

5.4.>城镇居民生活小康标准的五个方面不包括( )

A.社会保障水平

B.物质生活

C.城市环境建设

D.人口素质

5.5.>1996年至1998年,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的增幅相差多少个百分点?( )

A.4.57个

B.0.26个

C.7.65个

D.12.22个

1.答案:

解析:

由表直接查找可确定为8月最高,为115.7。

所以正确答案为C。

2.1.答案:

解析:

2003—2011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为55567+0477+88774+109998+137324+1728+224599+276122+1102256000+70000+89000+110000+140000+170000+220000+280000+310000=1445000亿元,最接近的答案是B项。

2.2.答案:

解析: 所求为(27.7%+26.6%+26.0%+23.9%+24.8%+25.9%+30.0%+23.8%+23.6%)÷9,即(28%+27%+26%+24%+25%+26%+30%+24%+24%)÷9=26%,最接近的答案是C项。

2.3.答案:

解析: 2003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55567亿元,同比增长27.7%,则所求为\且略小于44560亿元,答案选B。

2.4.答案:

解析:

根据条形图数据可知,只有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长量为224599-172828>22400-17300=5100亿元,答案选B。

2.5.答案:

解析:

A项,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2003年增长了\倍,即不到5倍,错误;

B项,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2004年增加276122-70477=20XXXX亿元,错误;

C项,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长率约为30.0%,错误,直接选择D项。

验证D项:根据92题可知,平均增长率为25.8%,根据折线图数据可知,超过该值的有5年,正确。

3.1.答案:

解析:

解法一:由材料“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109.3万吨,比上年下降2.3%,价值63.6亿美元,增长45.3%。进口平均价格达5821美元/吨”可计算出:2005年我国进口铜材109.3÷(1÷2.3%)≈112万吨,进口铜材的总价值为636000÷(1+45.3%)=4.3771万美元,由此可以算出2005年进口铜材的平均价格为437715÷112=3911美元/吨,故与上年相比.2006年我国铜材进口平均价格上涨了(5821-3911)÷3911≈48.7%。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解法二:由第一段资料可知,2006年铜材进口价比2005年上涨了,排除B、D;C项的47.6%是价值增长45.3%与进口铜材数量下降2.3%的简单相加,故排除C,选A。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3.2.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材料“2006一年我国进口铜材109.3万吨”、“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口l0.5万吨”可计算出2006年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口铜材占全年的10.5÷109.3=11÷109=10%。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3.3.答案:

解析:

由材料第三段可比较出:最多的为自台湾地区进口的38.7万吨,则38.7/109.3=39/109=35.8%;最少的是东盟的8.5万吨,8.5/109.3=9/109=8.3%,相差35.8-7.8=28个百分点。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3.4.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价值63.6亿美元,增长45.3%、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口10.5万吨。增长24.4%、电解铜的平均价格为6254美元/吨,上升74.5%、2006年,我国铜材出口达55.9万吨,增长20.6%。可以看出:2006年我国电解铜的平均价格上升74.5%在四个选项中增长速度最快。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3.5.答案:

解析:

A选项:根据材料材料,外商投资企业是进口的主力军。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铜材78.2万吨.增长1.6%:国有企业进口25.7万吨,下降8.1%;私营企业进口4.5万吨,下降19.6%,可知A选项正确。

B选项:根据材料,需要采取合适的政策措施促使铜材的进出口更加趋于合理,可知选项B正确。

C选项:根据材料铜材进口数量比上年下降2.3%,并没有锐减,国内市场供给能力有所增强是出现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所以C选项错误。

D选项:根据材料,因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量减价扬的主要原因有:国内市场供给能力有所增强;国内铜材生产上游产品供给持续增加。所以D选项正确。

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4.1.答案:

解析: 2010年1~8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上年同期增加140997.74/1+24.8%× 24.8%≈141000/5=28200亿元

4.2.答案:

解析: 2009年1~8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三产业投资比第二产业投资多79368.80/1+27.0%-59193.64/1+22.2%<79368.80-59193.64=20175.16亿元。

4.3.答案:

解析:

>2010年>1~8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项目新建的投资比用于项目改建的投资多(>47.7%-12.8%)&times;>100=34.9个百分点,投资额多>140997.74&times;>34.9%&asymp;>141000&times;>35%&asymp;>49350亿元。

4.4.答案:

解析:

>材料中给出的是>2010年>1~8月全国城镇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额的增速,并没有给出全年情况,故无法计算。

4.5.答案:

解析:

A项,2010年1~8月房地开发投资所占比重为20.1%,高于上年同期18.1%,正确;B项,2009年1~8月中央项目投资额为11199.72/1+11.4%&asymp;10053.61亿元,正确;C项,材料中并没有给出地方项目中第二产业情况,错误;D项,2010年1~8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约为140997.74&times;20.6%&asymp;29045.53亿元,正确。

5.1.答案:

解析: >直接从原文筛选。

5.2.答案:

解析: >材料没有提到有关经济发展速度的情况,所以无法进行比较,B项显然无从说起。此题也可运用排除法,从原文看A、C、D项的错误较为明显。

5.3.答案:

解析: >材料没有分析小康实现程度差异的原因,所以A项被除;材料也没有分析“小康水平实际增长值”,所以B项被排除;D项的错误显然非常明显。

5.4.答案:

解析: >5个方面是经济发展、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

5.5.答案:

解析: >中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的增幅=83.80%—79.80%=4%,西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的增幅=78.73%—74.47%=4.26%,增幅相差0.2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