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各省
分站

公务员考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辅导 > 热点时评 > 正文

当技工,应该“有面子”

发布时间:2015-09-28 16:44:11 作者:

提起“学徒制”,人们往往会想起“师傅带徒弟”那种传统的工匠技术传承方式。此次试点的新型学徒制,亮点在于“新型”:吸收传统学徒制“面对面传承技艺”优势的同时,更强调工学一体、市场为主。近年来,国家多次强调加大技能人才培养,但技能培训一直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状况。学校培育出来的劳动者,不一定是企业急需的;学校教授的技能,可能是企业已淘汰的。新型学徒制明确了企业的主体地位,由企业确定学徒对象、学徒岗位、培养目标、培训内容、考核办法,再与培训机构和劳动者签订合同,围绕岗位需求开展培训,这与目前在欧洲等国实施的学徒制更为接近。

不过,相对于持续多年的“技工荒”,新型学徒制的作用也不宜放大。虽然,类似“企业高薪招不来技工”“高级技工年薪20万”“技工院校就业率接近100%”等新闻频繁见诸报端,遗憾的是,市场紧缺、国家鼓励,依旧未能改变人们不愿学技能、当蓝领的局面。有两项专业调查数据显示:只有1%的人不介意当工人;90%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读大学而非职校。在国外,不乏因纯粹热爱某项手工艺而去钻研技术的年轻人,而我国去学技能的“90后”,则往往是无奈的选择。职校、企业,无不面临着“生源不足”“队伍不稳定”的问题。试想,如果多数年轻人内心并不想去当“学徒”,学徒制的效果无疑会打个折扣。

这提醒新型学徒制,一方面,在培训时既要着眼市场当下的需求,也要加强学徒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改善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技工的社会地位。只有让当技工尤其是高级技工,成为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安心学习、传承技能,踏踏实实做出“中国制造”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