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各省
分站

公务员考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辅导 > 资料 > 正文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之综合资料(22)

发布时间:2014-11-15 14:55:53 作者:

阅读下面文字资料,完成以下各题。

世界报业协会在2003年度总报告中说,在全球报业表现低迷的形势下,中国报业发行量却增长了8.5%,从1997年到2002年5年累计增长30.3%。

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3年6月13日发表的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3份报纸进入前20名:《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270万份排在第9名,《人民日报》以日发行量186万份排在第18名,《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150万份排在第20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8200万份。仅次于中国的是日本,日销量是7080万份。

按照日销量8200万份、13亿人口计算,中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数量为63份,比1999年增长了7份,但数量仍然偏少。日本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545份,美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198份。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早在1996年,世界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就已经达到96份,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60份,发达国家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226份。1999年,按平均每个人拥有日报的数量算,挪威排第一,每千人583份。

美国是报业最发达的国家,根据E&P提供的数据,美国拥有日报1468种(2001年的数据),非日报7689种(2000年的数据)。人口远多于美国的中国报纸数量应该相应多于美国。美国的报业发达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达基础上的,因此目前两国还不具有可比性,但这至少说明2002年2137种报纸的数量远非中国报业规模的极限。

然而,目前中国城乡人口比例悬殊,人口总体教育水平较低,人民生活水平及全国经济水平都处于较低阶段,对报纸的需求必然只能保持在一个有限的水平上。目前总体状况是:就数量而言,乡村人口报纸拥有量极度稀少,而城市人口拥有量相对饱和;就质量而言,前几年报业成长主要都是规模扩张、数量膨胀,在质量方面改善很小,优秀报纸的种数远未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中国报业距离成熟尚需时日,还要允许有大量新产品进入市场。

1992-2002年,全国报纸广告11年来以平均约32%的增长率迅速发展(见下表)。报纸广告的快速增长、占广告总市场超过20%的份额以及不断增长的占GDP的比重,说明报纸作为主流媒体的位置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报纸广告业必将随着总体广告市场的扩张而同步扩张。

1992-2002年我国报纸年度广告总收入及增长率

\

近年来,以都市居民为主要读者的综合都市报(包括晚报、早报、时报、都市报)的广告得到了快速发展。据慧聪国际媒体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2001年都市类报纸的广告刊登额达到205.92亿元,占全部报纸广告刊登额的66.18%,比2000年增长了15.72%,在各类报纸中增长率最高,市场占有率改善了将近6个百分点。2002年1-10月,综合都市报广告规模达到233.54亿元人民币,与2001年同期相比增长40.08%,占据了68.20%的报纸广告市场份额(见下图)。

\

这些数据表明,都市类报纸已经成为广告投放者最重要的广告媒体,都市报的广告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报业的广告规模。

1.1.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不久前《参考消息》等3份中国报纸以其发行量巨大、国际影响深远而在全球日报发行量统计中名列前茅

B.这几年国内报业在规模和数量上有了较大增长,城市人口拥有报纸的数量相对饱和,但质量有待改善

C.根据资料统计,2002年全国报纸年度广告总收入又创新高,比10年前增加了约170亿元人民币

D.目前,中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还不到上个世纪末世界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

1.2.

有人说,这篇文章有以下几个要点( )。

①近年来以都市居民为主要读者的综合都市报快速发展。

②报纸广告增长迅速,综合都市报占据主要广告份额。

③我国报纸发行量增速较快,但千人拥有量仍然偏低。

④目前我国报纸的种类和发行数量还大有增长空间。

你认为要点和顺序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④③②①

B.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

1.3.

从上图可以看见1992~2002年报纸广告投放不断增长。根据文意,其原因之一是( )。

A.报纸发行量日渐增长

B.报纸广告投放量上升

C.报纸长期保持着作为主流媒体的地位

D.报纸办得越来越好

1.4.

上图在文中的作用是( )。

A.说明各类报纸在广告市场中所占有的份额

B.说明各类报纸的发行量份额

C.说明各类报纸的读者量份额

D.说明各类报纸的经营额

1.5.

上图的标题可以拟为( )。

A.2001年我国综合都市报广告刊登占有率

B.2001年1~10月我国综合都市报广告刊登占有率

C.2002年我国各类报纸广告市场占有率

D.2002年1~10月我国各类报纸广告市场占有率

根据下列资料完成各题。

\

\

2.1.

2004 年我国东部农村约有绝对贫困人口( )万人。

A.373.2

B.385.2

C.392.6

D.400.6

2.2.

2004 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分别比上一年减少( )人。

A.230万,640万

B.290万,640万

C.290万,540万

D.230万,540万

2.3.

根据图表,以下正确的一项是( )。

A.2004 年我国西部的贫困人口约占全国贫困人口的一半

B.2000—2004 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规模逐年减少

C.2000—2004 年,我国农村低收入人口规模逐年减少

D.2000—2004年,我国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标准逐年改善

2.4.

根据图表,以下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04 年,我国中部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超过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

B.总体来说,2000—2004 年,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2004 年,我国农村人口约有 9.3 亿人

D.2004 年,我国东部农村人口多于 1.4 亿人

2.5.

若 2004 年我国总人口为 13.6 亿,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占我国总人口( )。

A.2.8%

B.5.3%

C.5.6%

D.5.8%

一、根据下列资料,回答106—110题。

2012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28752元,同比增长17.1%,增幅降低1.2个百分点。

分四大区域看,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分别为31579元、26252元、25162元和23761元;同比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17.8%、西部17.7%、中部14.9%和东北14.3%。

2012年城镇私营单位分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行业

2011年(元)

2012年(元)

同比增长率(%)

农、林、牧、渔业

19223

21973

14.3

采矿业

25519

29684

16.3

制造业

24138

28215

16.9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2091

25478

15.3

建筑业

26108

30911

18.4

批发和零售业

22791

27233

19.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5949

28159

8.5

住宿和餐饮业

20882

23933

14.6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5562

39518

11.1

金融业

28664

32696

14.1

房地产业

27017

30778

13.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7115

31796

17.3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

31320

36598

16.9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2958

26402

15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0543

24068

17.2

教育

23636

26625

12.6

卫生和社会工作

25590

29173

1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2666

26177

15.5

3.1.

2012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比2010年上涨了多少? ( )

A.18.3%

B.33.0%

C.35.4%

D.38.5%

3.2.

2011年,各行业中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多少>个?( )

A.4

B.8

C.9

D.11

3.3.

下列各行业中,2012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均工资增长最多的行业是( )。

A.建筑业

B.金融业

C.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D.批发和零售业

3.4.

2012年,各行业中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的年均工资之和约是年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之和的多少倍?( )

A.0.95

B.1.24

C.1.56

D.1.71

3.5.

根据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2011年,各行业中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5倍

B.2012年,各行业中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加最少的是农、林、牧、渔业

C.2011年,东部地区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约为东北地区的1.22倍

D.2012年,各行业中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只有4个

2013年第一季度,广东省规模以上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957.78亿元,增长9.4%,增幅同比改善了2.2个百分点;重工业实现增加值3200.36亿元,增长8.7%,同比改善了2.5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速改善幅度高于轻工业,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0.7%,有力拉动全省工业增长。

2013年第一季度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情况

\

4.1.96.2013年1—2月,全省规模以上大型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为( )亿元。

A.1569.99

B.828.94

C.902.43

D.1422.99

4.2.

2012年3月,全省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比国有控股企业多( )亿元。

A.304

B.355

C.389

D.325

4.3.

2012年第一季度,规模以上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的( )。

A.40.2%

B.29.8%

C.36.6%

D.32.1%

4.4.

2013年1—3月份,表中所统计的各类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长率高于全省同比增长率的有( )个。

A.3

B.4

C.5

D.6

4.5.

不能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

A.2013年1—2月,股份制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比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要少

B.2012年第一季度,广东省规模以上轻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率为7.2%

C.2011年第一季度,广东省规模以上重工业实现增加值超过3000亿元

D.2013年第一季度,重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要低于去年同期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持续快于全国就业人员增长,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39.9%。

“十一五”期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2005年的33970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29708万人,年均减少1066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1808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1684万人,年均增加900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2377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6603万人,年均增加708万人。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2005年的44.8:23.8:31.4,转变为2009年的38.1:27.8:34.1,如下图所示。

\

2009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组织就业人员5088万人,比2005年增加1394万人,年均增加349万人;2009年,非公经济中,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年均增加888万人。“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

5.1.

2009年我国就业人员总量大约为( )。

A.75825万人

B.77995万人

C.79789万人

D.75088万人

5.2.

2009年农村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总量比重比2005年下降( )。

A.3.9个百分点

B.4.5个百分点

C.5.3个百分点

D.6.2个百分点

5.3.

“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人员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是( )。

A.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

C.第一、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D.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5.4.

资料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国( )。

A.公司类经济组织就业人员超过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

B.城市就业人员高于农村就业人员

C.2005年,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大约为3553万人

D.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大幅增加

5.5.

根据资料,可以推出,“十一五”期间我国( )。

A.就业人员总量不断下降,就业结构趋于恶化

B.就业人员总量稳定增加,就业结构得到改善

C.就业人员总量不断下降,就业结构得到改善

D.就业人员总量稳定增加,就业结构趋于恶化

1.1.答案:

解析:

对于A选项,根据材料第二段可知,世界报业协会2003年发表的排行榜是仅按全球日报发行量进行排名的,对排行榜里的日报的国际影响没有进行调查,A选项不符合文意。

对于B 选项,根据材料第五段可知,目前城市人口拥有量相对饱和;就质量而言,前几年报业成长主要都是规模扩张、数量膨胀,在质量方面改善很小,优秀报纸的种数远未能满足读者的需求,B选项符合文意。

对于C选项,根据表格(1992~2002年我国报纸年度广告总收入及增长率),1992年去全国报纸年度广告总收入大约为16亿元,2002年为188亿元,故2002年比10年前增加了172亿元,C选项符合文意。

对于D选项,根据材料第三段,目前中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数量为63份,比1999年增长了7份,但数量仍然偏少,早在1996年,世界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就已经达到96份,D选项符合文意。

综合上述,A选项不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A。

1.2.答案:

解析:

对于要点①,根据材料第六段,近年来,以都市居民为主要读者的综合都市报(包括晚报、早报、时报、都市报)的广告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材料中只是说明了综合都市报的广告得到了快速发展,这并不代表综合都市报纸的全面发展,故①不属于本文要点。

对于要点②,根据材料第六段,2002年1~10月,综合都市报广告规模达到233.54亿元人民币,与2001年同期相比增长40.08%,占据了68.20%的报纸广告市场份额,所以可以说综合都市报占据主要的广告份额。故②属于本文要点。

对于要点③,根据材料第三段,按照日销量8200万份、13亿人口计算,中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数量为63份,比1999年增长了7份,但数量仍然偏少。故③属于本文要点。

对于要点④,根据材料第五段,就质量而言,前几年报业成长主要都是规模扩张、数量膨胀,在质量方面改善很小,优秀报纸的种数远未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中国报业距离成熟尚需时日,还要允许有大量新产品进入市场。故要点④属于本文要点。

材料中主要分析了要点③④,要点②不是本文的关键点,要点①不属于本文要点,故正确答案为D。

1.3.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结果→原因”题,需要根据结论去分析原因。“1992~2002年,全国报纸广告11年来以平均约32%的增长率迅速发展,报纸广告的快速增长,占广告总市场超过20%的份额以及不断增长的占GDP比重,说明报纸作为主流媒体的位置仍将保持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报纸广告业必将随着总体广告市场的扩张而同步扩张”,故正确答案为B。

1.4.答案:

解析:

根据饼图,图中标出了综合都市报、党政机关报、经济类报纸、行业报等各种类型报纸所占据的广告市场份额,故正确答案为A。

1.5.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第六段,2002年1~10月,综合都市报广告规模达到233.54亿元人民币,与2001年同期相比增长40.08%,占据了68.20%的报纸广告市场份额。故此饼图标题可以拟为,2002年1~10月我国各类报纸广告市场占有率,故正确答案为D。

2.1.答案:

解析:

2004年我国农村有绝对贫困人口2610万人,其中东部地区占的比例为14.3%,所以2004 年我国东部农村约有绝对贫困人口=2610×14.3%≈2610×1/7≈372.9,故正确答案为A。

2.2.答案:

解析:

2004 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分别为2610万人和4977万人,2003 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分别为2900万人和5617万人,2004 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比上一年减少2900-2610=290万人,2004 年我国低收入人口比上一年减少5617-4977=640万人,故正确答案为B。

2.3.答案:

解析:

A项:从饼图中可以看出,2004 年我国西部农村的贫困人口约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一半,而不是全国贫困人口,A不正确;B项:从表中可以看出,2003 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规模增多了,B不正确;C项:>从表中可以看出,2000—2004年,我国农村低收入人口规模逐年减少,C正确;D项:从表中可以看出2000—2004年,2002年我国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标准降低了,并不是逐年改善,D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2.4.答案:

解析:

A项:从饼图中可以看出,2004年,我国中部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超过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A正确;B项:总体来说,2000—2004年,我国的绝对贫困人数和低收入人数都是呈下降趋势,所以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B正确;C项:2004年,我国农村人口=2610÷2.8%≈2700÷3≈9亿人,C正确;D项:根据资料中所给条件,无法计算出我国东部农村人口总数,D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

2.5.答案:

解析:

2004 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分别为2610万人和4977万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为2610+4977=7587万人, 2004 年我国总人口为 13.6 亿,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占我国总人口比例=7587÷136000≈7500÷136000≈5.6%,故正确答案为C。

3.1.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两年间隔增长率的计算,2012年的增长率为17.1%,2011年的增长率为17.1%+1.2%=18.3%,则2012年相对于2010年的增长率为17.1%+18.3%+17.1%×18.3%≈17.1%+18.3%十3%=38.4%。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3.2.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基期量的计算以及读数比较,2011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 员年平均工资为28752/(1+17.1%)≈24500+(元),各行业中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采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共9个行业。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3.3.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读数后简单计算,建筑业年平均工资增长30911—26108≈ 4800+(元),金融业增长32696—28664≈4000+(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31796—27115≈4600+(元),批发和零售业增加27233—22791≈4400+(元),故增长最多的行业是建筑业。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3.4.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读数比较及倍数的计算,2012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金融业;最低的三个行业为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最高的3个行业之和为最低的三个行业之和的倍数为\.

与C项最接近。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3.5.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综合分析。A项,2011年全国年平均工资为\,最高的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35562元,明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A项错误。

B项,2012年,农、林、牧、渔业的年平均工资增长量为21973—19223≈2700+(元),大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28159—25949≈2200+(元),B项说法错误。

C项,2011年东部地区平均工资约为东北地区\,C项说法正确。

D项,2012年,各行业中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8个,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4.1.答案:

解析: 2013年1—3月,全省规模以上大型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为2312.61亿元,3月份实现工业增加值为889.62亿元,所以1—2月份实现工业增加值月2312.61—889.62=1422.99(亿元)。正确答案为D。

4.2.答案:

解析:

2013年1—3月,全省规模以上大型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为2312.61亿元,3月份实现工业增加值为889.62亿元,所以1—2月份实现工业增加值月2312.61—889.62=1422.99(亿元)。正确答案为D。

4.3.答案:

解析:

2012年第一季度,规模以上股份制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为1993.47/(1+15.1%)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为5158.15/(1+8.9%)②,前者占后者的比重为①/②≈37.9%,C项最为接近。正确答案为C

4.4.答案:

解析:

2013年1—3月份,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为8.9%:表中所统计各类企业高手该增长率的有轻工业、民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小型企业,共5个,正确答案为C。

4.5.答案:

解析:

A项可以推出,2013年1—2月,股份制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为1993.47—783.32=1210.15(亿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为2551.82—982.64=1569.18(亿元),前者要小于后者;B项可以推出,根据资料,2012年第一季度广东省规模以上轻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率为9.4%一2.2%=7.2%;C项不能推出,2011年第一季度,广东省规模以上重工业实现增加值为3200.36/(1+8.7%)(1+8.7-2.5%)&asymp;3200/1.087&times;1.062<3000;D项可以推出,由于2013年第一季度全省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大于重工业同比增长率,所以2012年第一季度重工业实现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要高于2013年同期。正确答案为C。

5.1.答案:

解析:

2009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分别为29708万人、21684万人、26603万人。因此2009年我国就业人员总量为29708+21684+26603,尾数为5,排除C、D选项,29708+21684+26603>29000+21000+26000=76000,因此正确答案为B。

5.2.答案:

解析:

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39.9%,上升了3.9个百分点,则农村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下降了3.9个百分点,故正确答案为A。

5.3.答案:

解析:

通过观察柱状图可以发现,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故正确答案为D。

5.4.答案:

解析:

A选项,2009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组织就业人员5088万人,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公司类经济组织就业人员低于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A项错误;

B选项,“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39.9%,低于50%,故城市就业人员低于农村就业人员,B项错误;

C选项,2009年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C项错误;

D选项,“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大幅增加,D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

5.5.答案:

解析:

从2005年到2009年,就业人数总体呈增加趋势,且三大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差距缩小,说明就业结构有所改善,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