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各省
分站

公务员考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辅导 > 判断 > 正文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题:定义判断(18)

发布时间:2014-09-03 14:20:46 作者:
1.

人的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称为感性认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称为理性认识。

那么下列认识属于理性认识的是( )。

A.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B.物价上涨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结果

C.小丽长得很漂亮

D.书是纸做的

2.

注意分为内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内源性注意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目标或意图来分配注意、支配行为,是主动注意;外源性注意是指由个体外部信息引起的个体注意,是被动注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内源性注意的是:

A.“轰”的一声响,大家不由地都回头看了一眼

B.六一儿童节,公园里奇幻的魔术表演受到许多小朋友和家长的喜爱

C.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包装各异、颜色鲜亮,吸引了许多顾客的眼球

D.根据客户的要求,广告设计师特别关注了大量以温馨家园为题材的售楼广告素材

3.

群体,通常指的是相对于个体的各种社会成员的聚合,实际上就是一种人的集合体。可分为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和准群体。准群体是指没有组织结构,人与人之间有某种联系,有一定程度的共同关注点,有可能在某些时候形成集团,但目前还没有组织起来的人群。

以下属于准群体的是( )。

A.某地,某大姓家族举行大型宴会祭祖,在宴会上很多人都互相不认识

B.在网络某社区,一些从未谋面的野外运动爱好者商议去某地登山

C.国庆期间,十余万名来自各地的游客到颐和园游览参观

D.某部官兵在训练途中看到有汽车遭遇泥石流,迅速组织救援

4.

定义:

(1)哲理妙语即演讲者要善于透视社会,解析人生,把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悟,提炼和升华为富有哲理性的精妙语言。

(2)情感妙语即演讲者运用精妙的语言,把内心真挚而热烈的情感表达出来。

(3)幽默妙语即在演讲过程中,利用幽默的语言让听众对演讲产生兴趣。

以下三个例证中,与定义相符的个数有几个?( )

(1)幼稚是会生长,会成熟的,只不要衰老、腐败,就好。(鲁迅)

(2)充满真情实感,充满感情对待你身边所有的人。对你好的人你来不及报答,那就报答其他所有的人。(黄永玉)

(3)我没有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丘吉尔)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5.

定义:

(1)感觉是人们的感官对多种不同能量的觉察,并转换成神经冲动。

(2)知识就是对客体的如实区别或联系。

(3)推理是运用一定的法则从已有知识得出新知识的思维活动。

以下三个例证中,与定义相符的个数有几个?( )

(1)竹竿浸入水中被水折成两段,出水后竹竿又恢复原状。

(2)竹竿在水中并未被折断,而是由于光线的折射使人产生了错觉。

(3)竹竿浸人水中被水折成两段,这是客观不同的缘故。(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1.答案:

解析:

第一步:判断考察定义

题目考察“理性认识”,需要关注“理性认识”的定义。

第二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A、C、D都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只有B是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故正确答案选B。

2.答案:

解析: 内源性注意关键词是“个体主动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标分配注意”。A项“轰”的一声是外界的声音吸引人们的注意;B项许多孩子和家长是被魔术吸引了,也是被动分配注意; C项超市的商品“玲琅满目”吸引了注意力也是一种被动注意。D项设计师是主动关注符合客户需要的信息,是根据自己的目标来分配注意,符合内源性注意。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解析:

题干只针对准群体提问,因此只需分析这一定义即可。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定义中强调“没有组织机构”、“共同关注点”、“没有组织起来”等。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中的大型宴会、D项中的官兵救援行动均有组织机构组织;C项中的游客是已经组织聚集起来的人群,是人的集合体,因此均不符合定义。B项中的野外运动爱好者在网络上商议,还未聚集,也没有组织机构,因此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个定义中的关键词

哲理妙语:关键词为“透视社会,解析人生”、“独特的思想感悟”、“富有哲理性”;

情感妙语:关键词为“内心真挚而热烈的情感”;

幽默妙语:关键词为“利用幽默的语言”。

第二步:逐一判断例证,得出答案

例证(1)点出了幼稚、成熟、衰老、腐败的关系,“只不要衰老、腐败”把“成熟”的意思说透,这种语言上的对比富有幽默感,符合“幽默”的定义;

例证(2)传达的是演讲者对如何对待和报答身边人的人生感悟,语言富有哲理性,耐人寻味,符合“哲理妙语”的定义;

例证(3)“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表达了演讲者愿意全身心付出和投入的满腔热情,符合“情感妙语”的定义。

故正确答案为D,有三个例证与定义相符。

5.答案: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个定义中的关键词

感觉:关键词为“感官对多种不同能量的觉察”;

知识:关键词为“对客体的如实区别或联系”;

推理:关键词为“从已有知识得出新知识”。

第二步:逐一判断例证,得出答案

例证(1)竹竿被水折成两段,是视觉对水面上的竹竿和浸入水中的竹竿的觉察,符合“感觉”的定义;

例证(2)揭示竹竿未被折断的原因,是对竹竿浸入水中这一现象的如实分析,符合“知识”的定义;

例证(3)只说竹竿被折成两段是由于客观不同,没有体现出“感官对多种不同能量的觉察”、“对客体的如实区别或联系”、也没有“运用法则从已有知识得出新知识”,不符合上述三个定义中的任一个。

故正确答案为C,只有两个例证与定义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