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各省
分站

公务员考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辅导 > 判断 > 正文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题:定义判断(4)

发布时间:2014-06-24 09:56:42 作者:
1.

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营业收入征收的一种税。它发生在生产、经营、消费、流通过程中,是对所获得的商品经营、非商品服务收入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下列情况不需交纳营业税的一项是( )。

A.教师向学生以工本费价格发放毕业证书

B.某大型超市

C.房地产公司买卖地产

D.某歌舞厅的经营收入

2.

考试信度是指考试的客观性,指一个考试反映考生真实水平的程度。
根据上述定义,对考试信度影响不大的一项是( )。

A.同一篇作文,张老师给了50分,赵老师却只给了30分

B.许多女生都没有答对这道有关足球比赛的题目

C.考试这天天气特别闷热,许多同学的发挥受到影响

D.高考前数学老师押中了两道大题,考后同学们都很高兴

3.>间接反驳是一种确定另一判断具有虚假性或不具有正当性、合理性的方法,它是指引用论据,确定与论题或论据相矛盾的判断的真实性,从而确立论题或论据的虚假性。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正确使用了间接反驳方法的是( )。

A.有人主张办一切事情都要看本本上是怎么写的,这是思想僵化的表现。如果一切都要从本本出发,那么本本上没有写的,我们就什么事情也不能办,那么社会就不能进步

B. 有人说年轻人不能办大事,可是事实证明,世界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年轻时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所以谁说年轻人不能办大事呢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D.有人说所有被告人都是有罪的,但是被告人是否有罪需要由法官来判定,所以不能说所有被告人都是有罪的

4.

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从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全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要求中属于行政赔偿范围的是( )。

A.某区政府工作人员王某驾驶区政府车辆外出办事途中顺路回家探亲,因超速行驶撞伤村民张某,张某要求该区政府进行损害赔偿

B.交通警察孙某与出租车司机李某素有嫌隙,孙某诬陷李某违反交通规则,并吊销其驾照,李某要求交通管理部门赔偿其损失

C.某市工商局发现某公司涉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而将其产品扣押其财产给该公司造成损失为由要求赔偿

D.公安局销毁了一片非法种植的罂粟,种植者老刘认为他种植罂粟的目的是为母亲治病,公安机关不应销毁,要求公安部门赔偿其损失

5.

错觉是指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某种受到歪曲的知觉。

请问下面哪一项属于错觉?( )

A.饮鸩止渴

B.望尘而拜

C.草木皆兵

D.无风起浪

1.答案: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题干强调营业税发生在“生产、经营、消费、流通过程中”。营业税征收的对象是“商品经营、非商品服务收入”。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中“教师向学生以工本费价格发放毕业证书”不存在“生产、经营、消费、流通过程”,而且这一行为也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品经营、非商品服务”,所以不需要缴营业税。B中“超市”,C中“地产买卖”和D中“歌舞厅经营”都有“经营、消费等过程”且都有“商品经营、非商品服务收入”,所以需要缴营业税。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定义中强调“反映考生真实水平的程度”。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中同一篇作文给出不同的分数,则这些分数不能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

C中炎热天气影响了发挥,不能使学生发挥自己真实的水平。

D中压中题目,说明考试前考生已经因为老师的告知而提早知道题目的答案,因此此考试不能真实反映考生水平。

B中许多女生在考试中不知道题目的答案,是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的缺陷,也是考生真实水平的反映,符合定义。

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

解析: 间接反驳的定义要件是通过证明一个与论题或论据相矛盾的判断为真,从而确定原论题或论据为假。A项直截了当地证明论题(办一切事情都要看本本上是怎么写的,即一切都从本本出发)不合理,并未提出相反的判断,不符合定义;B项论题是“年轻人不能办大事”,要对其进行间接反驳,就必须证明相反判断“年轻人能够办大事”是真实的。B项的结构正是如此:首先提出论题(年轻人不能办大事)——然后证明相反判断为真(事实证明,世界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年轻时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后确定论题为假(谁说年轻人不能办大事呢)。因此符合定义,选择B项;C项,是对论题“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进行论证,而不是反驳,不符合定义;D项也没有提出相反判断,而是直接指出,由于“被告人是否有罪需要法官来判定”,所以论题“所有被告人都是有罪的”不合理。不符合定义。

4.答案: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关键词

定义的关键词有“违法行使职权”。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超速行驶”不是在行使职权,C、D两项都没有违法行使职权,均符合定义。B项孙某因为私怨,利用职权诬陷李某符合定义中的“违法行使职权”。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某种受到歪曲的知觉”。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饮鸩止渴”中当事人明知道是“鸩”,因此不存在“某种受到歪曲的知觉”,A错误。“望尘而拜”意为迎候有权势的人,看见车扬起的尘土就下拜,这其中并不存在“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某种受到歪曲的知觉”,B错误。“草木皆兵”是在惊慌时,把客观存在的“草木”当作了“敌兵”,这是“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某种受到歪曲的知觉”,C正确。“无风起浪”意为平白无故地生出是非,因此根本不存在“客观事物”,D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